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业基础科学论文--土壤学论文--土壤物理学论文

胶结物质对土壤孔隙结构的影响及土壤性状对酸化的响应研究

致谢第7-10页
摘要第10-12页
Abstract第12-14页
第一章 绪论第15-24页
    1.1 土壤孔隙研究背景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孔隙的结构与功能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土壤胶结物质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研究孔隙的技术方法第16-18页
    1.2 分形及多重分形理论第18-20页
    1.3 土壤酸化研究背景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土壤酸化的概念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土壤酸化的原因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土壤酸化的危害第22-24页
第二章 研究意义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4-26页
    2.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4页
    2.2 研究内容第24-25页
    2.3 技术路线图第25-26页
第三章 不同胶结物质对土壤孔隙的影响第26-52页
    3.1 研究材料第26-27页
    3.2 研究方法第27-30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3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土壤总孔体积和总孔隙率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不同孔径孔隙含量变化第31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迟滞现象分析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氮气吸附等温线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土壤孔隙BET比表面积与BJH体积变化第42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氧化铁和有机质对土壤结构的影响第49-51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第四章 不同胶结物质对土壤孔隙多重分形特征的影响第52-65页
    4.1 研究材料第52页
    4.2 研究方法第52-55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55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不同胶结物质对土壤孔隙多重分形奇异谱的影响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不同胶结物质对土壤孔隙多重分形广义维数的影响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氮吸附和压汞仪多重分形参数的比较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土壤孔隙多重分形参数间的关系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土壤孔隙多重分形参数与土壤孔隙分布的关系第63-64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4-65页
第五章 土壤性状对酸化的响应研究第65-81页
    5.1 研究方法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试验土壤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试验方法第65-67页
    5.2 结果与讨论第67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不同土壤pH变化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土壤交换性酸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变化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土壤有机质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抗压强度第75-80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80-81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1-84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81-82页
    6.2 本研究创新点第82-83页
    6.3 不足与展望第83-84页
参考文献第84-90页

论文共9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电动叉车线控转向系统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
下一篇:杭州市某区PM2.5理化特征及其细胞毒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