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0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35页 |
1.1 多金属氧酸盐及其自组装 | 第14-16页 |
1.1.1 多金属氧酸盐简介 | 第14-15页 |
1.1.2 多金属氧酸盐的性质 | 第15页 |
1.1.3 多金属氧酸盐的自组装 | 第15-16页 |
1.2 溶液中有机基团修饰多金属氧酸盐的自组装 | 第16-24页 |
1.2.1 溶液中共价修饰复合物的自组装 | 第17-21页 |
1.2.2 溶液中非共价修饰复合物的自组装 | 第21-24页 |
1.3 有机基团修饰多金属氧酸盐复合物自组装的调控 | 第24-27页 |
1.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| 第27-2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9-35页 |
第二章 含二茂铁基双链表面活性剂/POM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| 第35-49页 |
2.1 含二茂铁基双链表面活性剂(BFDMA)的合成及表征 | 第35-41页 |
2.1.1 实验部分 | 第35-39页 |
2.1.1.1 实验试剂 | 第35-36页 |
2.1.1.2 实验设备及测试条件 | 第36页 |
2.1.1.3 BFDMA分子的合成 | 第36-39页 |
2.1.2 结果与讨论 | 第39-41页 |
2.1.2.1 BFDMA样品形态及链长 | 第39-40页 |
2.1.2.2 BFDMA结构的波谱表征 | 第40-41页 |
2.1.2.3 结论 | 第41页 |
2.2 BFDMA/POM包结物(SEC)的组装与表征 | 第41-47页 |
2.2.1 实验部分 | 第41-42页 |
2.2.1.1 实验试剂 | 第41-42页 |
2.2.1.2 实验设备及测试条件 | 第42页 |
2.2.1.3 SEC固体的合成 | 第42页 |
2.2.2 SEC固体的形态及特性 | 第42-43页 |
2.2.3 SEC结构的波谱表征 | 第43-47页 |
2.2.4 结论 | 第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第三章 BFDMA/POM复合物在溶液中的自组装 | 第49-63页 |
3.1 实验部分 | 第49-51页 |
3.1.1 实验试剂 | 第49页 |
3.1.2 实验仪器及测试条件 | 第49-51页 |
3.1.3 氧化态和还原态SEC聚集体样品的制备 | 第51页 |
3.2 结果与讨论 | 第51-60页 |
3.2.1 SEC聚集体的组成及形貌 | 第51-55页 |
3.2.2 SEC多级聚集体组装机理 | 第55-57页 |
3.2.3 多室聚集体氧化还原响应性研究 | 第57-60页 |
3.2.3.1 多室聚集体的解组装 | 第57-59页 |
3.2.3.2 多室聚集体的重组装 | 第59-60页 |
3.3 结论 | 第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第四章 多金属氧酸盐复合物组装行为的调控 | 第63-74页 |
4.1 β-环糊精对SEC复合物在溶液中组装行为的影响 | 第63-67页 |
4.1.1 实验部分 | 第63-64页 |
4.1.1.1 实验试剂 | 第63-64页 |
4.1.1.2 实验设备及测试条件 | 第64页 |
4.1.1.3 SEC~β-CD复合物样品的制备 | 第64页 |
4.1.2 结果与讨论 | 第64-67页 |
4.2 溶剂组成对SEC复合分子组装行为的影响 | 第67-71页 |
4.2.1 实验部分 | 第67-68页 |
4.2.1.1 实验试剂 | 第67页 |
4.2.1.2 实验设备及测试条件 | 第67-68页 |
4.2.1.3 SEC溶液的制备 | 第68页 |
4.2.2 结果与讨论 | 第68-71页 |
4.3 结论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4页 |
本论文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7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学术会议 | 第77-78页 |
附录 | 第78-87页 |
附表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