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侵权案件中的权利类型及其保护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序言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新闻侵权案件的三个要素 | 第11-21页 |
第一节 新闻真实性:媒体的自由还是限制 | 第12-16页 |
一、"严重失实"标准确立的原因 | 第12-13页 |
二、严重失实标准的局限性 | 第13-16页 |
第二节 损害后果:是否抑或轻重 | 第16-18页 |
第三节 公众人物容忍什么? | 第18-21页 |
一、公众人物原则的引入及其扩大化倾向 | 第18-19页 |
二、"公众人物原则"的本源意义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裁判中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| 第21-30页 |
第一节 权利"利益化"摧毁权利保护屏障 | 第21-23页 |
第二节 法官自主性不足难抵外部因素影响 | 第23-26页 |
第三节 利益衡量中宪法价值缺失致使标准适用混乱 | 第26-30页 |
第三章 新闻侵权中的权利属性 | 第30-39页 |
第一节 人格权属于宪法权利? | 第30-34页 |
一、基于宪法第38条的解释 | 第31-33页 |
二、为民事上的人格权寻求宪法依据没有必要 | 第33-34页 |
第二节 新闻自由保护什么? | 第34-39页 |
一、新闻自由的缘起与功能 | 第34-36页 |
二、新闻自由的保护对象 | 第36-39页 |
第四章 新闻侵权案件中的权利保护模型 | 第39-45页 |
第一节 区分事实陈述与价值判断 | 第39-42页 |
第二节 权利保护模型构建 | 第42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3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3-54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