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蒙古旅游业结构转型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一、绪论 | 第9-16页 |
(一)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 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2.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(二)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4页 |
1.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2.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3. 国内外研究评述 | 第14页 |
(三)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2.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二、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| 第16-21页 |
(一)相关概念 | 第16-19页 |
1. 旅游业结构 | 第16-17页 |
2. 旅游业结构转型 | 第17-19页 |
(二)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9-21页 |
1. 产业结构理论 | 第19页 |
2. 产业转型理论 | 第19页 |
3. 经济增长理论 | 第19-20页 |
4. 供求理论 | 第20-21页 |
三、内蒙古旅游业结构现状 | 第21-39页 |
(一)内蒙古旅游业总量指标 | 第21-23页 |
1. 内蒙古旅游总人数 | 第21-22页 |
2. 内蒙古旅游总收入 | 第22页 |
3. 内蒙古旅游业总收入和第三产业增加值 | 第22-23页 |
(二)内蒙古旅游业客源结构 | 第23-26页 |
1. 客源空间结构 | 第24-26页 |
2. 客源时间结构 | 第26页 |
(三)内蒙古旅游业收入结构 | 第26-29页 |
1. 国内游和入境游收入 | 第26-27页 |
2. 入境游收入构成比 | 第27-29页 |
(四)内蒙古旅游业产品结构 | 第29页 |
(五)内蒙古旅游业主体行业结构 | 第29-39页 |
1. 旅游业主体行业状况 | 第29-34页 |
2. 主体行业专业化和综合发展程度 | 第34-39页 |
四、内蒙古旅游业结构转型原因分析 | 第39-44页 |
(一)国家经济环境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1. 旅游业成为拉动经济的强劲动力 | 第39页 |
2. 以需求拉动为轴心调整供给 | 第39-40页 |
3. 追求社会总剩余最大化 | 第40页 |
4. 重视创新驱动的作用 | 第40页 |
(二)内蒙古旅游业的竞争压力 | 第40-41页 |
(三)内蒙古旅游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| 第41-44页 |
1. 客源结构失衡 | 第42页 |
2. 收入结构不均 | 第42页 |
3. 产品结构单一 | 第42-43页 |
4. 行业结构失调 | 第43-44页 |
五、内蒙古旅游业结构转型策略 | 第44-53页 |
(一)构建服务型政府 | 第44-46页 |
1. 制定科学的旅游规划和合理的管理制度 | 第44页 |
2. 提升行业标准 | 第44-45页 |
3. 合理引导投资流向 | 第45页 |
4. 完善公共设施建设 | 第45页 |
5. 设立专项资金培训从业人员 | 第45-46页 |
(二)扩展客源市场 | 第46-47页 |
1. 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| 第46页 |
2. 加强区域合作 | 第46页 |
3. 开展四季旅游 | 第46-47页 |
(三)提升旅游产品品质 | 第47-49页 |
1. 塑造旅游产品品牌 | 第47页 |
2. 开发特色旅游项目 | 第47页 |
3. 维护高端旅游产品 | 第47-48页 |
4. 挖掘文化旅游资源 | 第48-49页 |
(四)协调旅游内部行业结构 | 第49-51页 |
1. 增强旅游主导行业的扩散效应 | 第49页 |
2. 形成特色餐饮业 | 第49-50页 |
3. 提升旅游星级饭店管理水平 | 第50页 |
4. 促进景区提质建设 | 第50页 |
5. 完善交通运输体系 | 第50页 |
6. 开发购物与娱乐项目 | 第50-51页 |
(五)全面推进智慧旅游工程 | 第51-53页 |
1. 构建智慧旅游平台 | 第51页 |
2. 增加智慧旅游人才储备 | 第51页 |
3. 激励企业参与智慧旅游工程 | 第51-53页 |
六、结论与展望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