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喷汽油机扫气功能控制策略及建模仿真研究
致谢 | 第7-8页 |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0页 |
1.1 引言 | 第15-16页 |
1.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5页 |
1.1.2 课题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2 扫气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3 本文主要结构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扫气功能分析及总体控制策略 | 第20-28页 |
2.1 扫气功能分析 | 第20-25页 |
2.1.1 扫气功能原理 | 第20-21页 |
2.1.2 发动机配置 | 第21-23页 |
2.1.3 扫气发生条件 | 第23-24页 |
2.1.4 工况要求 | 第24页 |
2.1.5 扫气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2.2 本文研究的扫气功能 | 第25-27页 |
2.2.1 课题研究重点 | 第25-26页 |
2.2.2 扫气控制总体结构 | 第26-27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配气相位控制 | 第28-45页 |
3.1 扫气条件判定 | 第28-37页 |
3.1.1 控制策略 | 第28-30页 |
3.1.2 模型搭建 | 第30-32页 |
3.1.3 模型验证 | 第32-37页 |
3.2 目标进气凸轮轴相位计算 | 第37-40页 |
3.2.1 控制策略 | 第37-38页 |
3.2.2 模型搭建 | 第38-40页 |
3.2.3 模型验证 | 第40页 |
3.3 目标排气凸轮轴相位计算 | 第40-44页 |
3.3.1 控制策略 | 第40-41页 |
3.3.2 模型搭建 | 第41-43页 |
3.3.3 模型验证 | 第43-4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基于催化器温度变化的扫气反馈控制 | 第45-63页 |
4.1 扫气反馈控制机理 | 第45-46页 |
4.2 最大允许扫气量计算 | 第46-52页 |
4.2.1 控制策略 | 第46-47页 |
4.2.2 模型搭建 | 第47-51页 |
4.2.3 模型验证 | 第51-52页 |
4.3 扫气最大气门重叠角计算 | 第52-56页 |
4.3.1 控制策略 | 第52-54页 |
4.3.2 模型搭建 | 第54-55页 |
4.3.3 模型验证 | 第55-56页 |
4.4 配气相位反馈控制 | 第56-62页 |
4.4.1 控制策略 | 第56-58页 |
4.4.2 模型搭建 | 第58页 |
4.4.3 模型验证 | 第58-62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五章 扫气模式下缸内lambda计算 | 第63-69页 |
5.1 控制策略 | 第63-65页 |
5.2 模型搭建 | 第65-67页 |
5.3 模型验证 | 第67-68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9-72页 |
6.1 总结 | 第69-71页 |
6.2 展望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附录1 变量名一览表 | 第76-7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| 第78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