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--电子计算机在公路运输和公路工程中的应用论文

基于MFD的交通诱导与边界控制协同方法研究

致谢第7-8页
摘要第8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第一章 绪论第16-2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MFD基本理论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MFD边界控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MFD的诱导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交通诱导与控制协同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现状存在问题第21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21-23页
    1.4 研究流程第23-24页
第二章 MFD特性与子区划分第24-32页
    2.1 MFD特性第24-26页
    2.2 MFD子区划分基础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MFD子区划分目的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MFD子区划分原则第26-27页
    2.3 MFD子区划分方法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MFD子区划分方法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子区划分结果判别标准第30-31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1-32页
第三章 路网交通状态识别与协同时机决策第32-48页
    3.1 路网车流平衡模型第32-34页
    3.2 路网交通状态识别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MFD子区交通拥堵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路网交通瓶颈识别第35-36页
    3.3 城市道路网络时空检测与瓶颈识别第36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交叉口过饱和拥堵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流向过饱和拥堵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拥堵交叉口关联度分析第39-42页
    3.4 道路网络瓶颈类型分析与协同控制时机决策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道路网络瓶颈类型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协同时机决策第43-44页
    3.5 拥挤状态下的协同时机决策算法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算法步骤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交通状态识别算法测试第44-47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7-48页
第四章 MFD子区交通诱导与边界控制协同研究第48-64页
    4.1 交通诱导与边界控制协同建模思路第48-49页
    4.2 MFD子区交通诱导与边界控制协同分析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协同方式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协同策略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诱导与边界控制策略第50-51页
    4.3 MFD子区交通诱导方法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交通诱导对MFD的影响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交通诱导路径方式选择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驾驶员路径选择概率模型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平均速度的计算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行程时间的计算第55页
    4.4 MFD子区边界控制方法第55-58页
    4.5 交通诱导与边界控制协同算法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协同算法流程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协同方法下的交通流模型第59页
    4.6 交通诱导与边界控制协同优化模型的建立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控制目的与目标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协同模型建立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协同模型优化第61页
    4.7 模型求解方法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7.1 遗传算法模型及参数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7.2 求解步骤第62页
    4.8 本章小结第62-64页
第五章 案例分析第64-75页
    5.1 路网参数标定第64-66页
    5.2 协同仿真第66-67页
    5.3 仿真结果分析第67-74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4-75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5-77页
    6.1 论文总结第75页
    6.2 研究展望第75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83-84页

论文共8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压共轨柴油机轨压控制策略研究
下一篇:直喷汽油机扫气功能控制策略及建模仿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