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部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运行风险管理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9-19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5页 |
1.2.1 关于社会保障风险管理的研究 | 第11-13页 |
1.2.2 关于养老保险风险管理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2.3 关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风险管理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16-17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5 创新与不足之处 | 第18-19页 |
1.5.1 创新点 | 第18页 |
1.5.2 不足之处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风险管理:概念、内容与方法 | 第19-25页 |
2.1 风险的相关概念 | 第19-20页 |
2.1.1 风险 | 第19页 |
2.1.2 风险管理 | 第19-20页 |
2.2 风险管理的内容框架 | 第20-21页 |
2.2.1 内部环境 | 第20页 |
2.2.2 目标设定 | 第20页 |
2.2.3 事项识别 | 第20页 |
2.2.4 风险评估 | 第20页 |
2.2.5 风险应对 | 第20页 |
2.2.6 控制活动 | 第20-21页 |
2.2.7 信息与沟通 | 第21页 |
2.2.8 监控 | 第21页 |
2.3 风险管理的基本路径 | 第21-25页 |
2.3.1 风险识别 | 第21-22页 |
2.3.2 风险测度 | 第22页 |
2.3.3 风险控制 | 第22-25页 |
第三章 西部地区城乡居民养老制度运行现状及特点 | 第25-30页 |
3.1 运行现状 | 第25-27页 |
3.2 制度特点 | 第27-30页 |
第四章 西部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运行风险识别 | 第30-38页 |
4.1 筹资环节风险识别 | 第30-32页 |
4.1.1 个人筹资风险 | 第30-31页 |
4.1.2 集体筹资风险 | 第31页 |
4.1.3 财政风险 | 第31-32页 |
4.2 投资运营环节风险识别 | 第32-35页 |
4.2.1 现行投资运营模式下的风险 | 第33-34页 |
4.2.2 入市后可能的风险 | 第34-35页 |
4.3 给付环节风险识别 | 第35-38页 |
4.3.1 待遇领取方的道德风险 | 第35-36页 |
4.3.2 待遇给付方的操作风险 | 第36-38页 |
第五章 西部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运行风险测度 | 第38-46页 |
5.1 筹资环节风险测度 | 第38-41页 |
5.1.1 个人筹资风险测度 | 第38-39页 |
5.1.2 集体筹资风险测度 | 第39-40页 |
5.1.3 财政风险测度 | 第40-41页 |
5.2 投资运营环节风险测度 | 第41-44页 |
5.2.1 现行模式下的基金投资运营风险测度 | 第41-43页 |
5.2.2 进入资本市场的基金投资运营风险测度 | 第43-44页 |
5.3 给付环节风险测度 | 第44-46页 |
5.3.1 人员因素引发的道德风险测度 | 第44-45页 |
5.3.2 内部流程引发的操作风险测度 | 第45-46页 |
第六章 西部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运行风险控制 | 第46-50页 |
6.1 筹资风险控制 | 第46-47页 |
6.2 投资运营风险控制 | 第47-48页 |
6.3 给付风险控制 | 第48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