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医临床学论文--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--内科论文

穴位埋线结合温针灸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

中文摘要第2-4页
Abstract第4-5页
引言第9-11页
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第11-22页
    1 研究对象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 病例来源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诊断标准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 纳入标准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 排除标准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5 剔除与脱落标准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6 中止标准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7 剔除、脱落与中止病例处理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2 研究方法第14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 研究流程图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 随机分组方法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3 对照设计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4 盲法设计及实施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5 临床治疗方案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6 指标观察及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 3 临床评价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 安全性评价及分级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2 疗效标准评价第20-21页
    4 数据管理与统计第21-22页
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第22-27页
    1 病例完成情况第22页
    2 两组基线情况比较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 治疗前两组间性别比较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治疗前两组间年龄比较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 治疗前两组间身高比较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 治疗前两组间体重指数比较第23-24页
    3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治疗后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第24-26页
    4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分析第26页
    5 治疗后随访情况第26-27页
讨论第27-43页
    1 现代医学对肥胖症的认识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1 肥胖症的概念及流行病学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 现代医学对单纯性肥胖病因与发病机制的认识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 肥胖症的危害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4 单纯性肥胖症的现代医学疗法第29-31页
    2 祖国医学对肥胖症的认识第31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1 祖国医学对肥胖症病因认识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祖国医学对肥胖症病机探讨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 祖国医学对肥胖症的治则探讨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作用机理探讨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5 穴位埋线治疗作用原理探讨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6 温针灸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运用和作用原理第38-39页
    3 本研究方案确定依据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 选择穴位埋线和大横温针灸法治疗方案的依据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 选择脾虚湿盛型患者作为受试者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 选穴依据第40-41页
    4 本研究疗效判定指标及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第41-43页
结论第43-44页
问题与展望第44-45页
致谢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50页
附件第50-59页
    附件一:综述近年来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作用机理研究第50-58页
        参考文献第55-58页
    附件二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、专著及科研成果第58-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藏药“蒂达”DNA条形码鉴定及中国沙棘生态适宜性研究
下一篇:王鸿度教授“皮腠神气变生机制”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