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国少数民族医学论文

藏药“蒂达”DNA条形码鉴定及中国沙棘生态适宜性研究

中文摘要第2-5页
Abstract第5-6页
英文缩写词对照表第11-12页
引言第12-15页
    1 目前存在和亟需解决的问题第12-13页
    2 本文的研究思路第13-15页
第一章 龙胆科藏药“蒂达”类的DNA条形码鉴定研究第15-24页
    1 前言第15页
    2 材料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 仪器与试药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实验材料第16页
    3 方法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总DNA提取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3.2 DNA的保存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3.3 PCR扩增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4 DNA序列数据分析第19-20页
    4 结果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4.1 序列特征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4.2 种内种间遗传距离比较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4.3 “DNA barcoding Gap”检验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4.4 系统发育树分析第22页
    5 本章小结与讨论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5.1 DNA提取和PCR扩增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5.2 DNA条形码鉴定龙胆科藏药“蒂达”类药材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第23-24页
第二章 中国沙棘种质资源调查与基于Maxent模型的生态适宜性研究第24-39页
    1 前言第24-25页
    2 材料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 种子种苗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 中国沙棘地理分布数据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 生态因子以及GIS底层图第25-26页
    3 方法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 前期数据调查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 实地调查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 种植基地的建立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4 Maxent模型参数设置第28-29页
    4 结果与分析第29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 中国沙棘分布特点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 防风固沙人工栽培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3 主要生态因子的筛选结果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4 Maxent模型结果准确度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5 主要生态因子对中国沙棘适宜度的贡献率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6 主要生态因子区划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7 中国沙棘适宜性区划结果第36-37页
    5 本章小结与讨论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1 沙棘生态环境及种群特征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2 沙棘防沙化种植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5.3 Maxent模型对中国沙棘适宜区的预测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5.4 主要生态因子适宜区第38-39页
第三章 中国沙棘叶黄酮类成分分析第39-66页
    1 前言第39页
    2 材料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实验样本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 仪器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 试药第39-40页
    3 方法第40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1 中国沙棘叶薄层色谱鉴别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 中国沙棘叶槲皮素、山柰素、异鼠李素的含量测定第44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 中国沙棘叶HPLC指纹图谱研究第54-65页
    4 本章小结与讨论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1 TLC鉴别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 不同产地含量测定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 HPLC指纹图谱建立第65-66页
第四章 中国沙棘叶黄酮类成分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研究第66-81页
    1 前言第66页
    2 材料第66页
    3 方法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数据处理第66页
    4 结果与分析第66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1 化学成分含量结果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2 不同产地生态因子结果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 不同产地中国沙棘叶化学成分含量分析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4 生态因子与化学成分含量相关性分析第69-78页
    5 本章小结与讨论第78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1 不同产地中国沙棘叶中化学成分含量单因素方差分析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2 13个生态因子的公共因子(F)的结果分析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3 不同产地生态因子与化学成分含量相关性分析第80-81页
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第81-86页
    1 总结与讨论第81-84页
    2 创新点第84-85页
    3 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第85-86页
参考文献第86-89页
综述 DNA条形码技术在藏药鉴定中的应用研究第89-96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93-96页
致谢第96-97页
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、专著及科研成果第97-98页

论文共9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痰热清方药物配伍对黄芩苷体内过程的影响
下一篇:穴位埋线结合温针灸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