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| 1.1 倒车影像系统发展现状 | 第10-11页 |
| 1.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基本设计方案 | 第11-12页 |
| 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| 第12-16页 |
| 第2章 视频压缩与电力线载波传输技术的研究 | 第16-38页 |
| 2.1 视频压缩技术的基本原理 | 第16-19页 |
| 2.1.1 视频压缩的需求分析 | 第16页 |
| 2.1.2 视频压缩实现的基本原理 | 第16-19页 |
| 2.2 色彩空间编码 | 第19-25页 |
| 2.2.1 RGB色彩空间 | 第20-21页 |
| 2.2.2 YCbCr色彩空间 | 第21-24页 |
| 2.2.3 RGB与YC_bC_r的相互转换 | 第24-25页 |
| 2.3 H.264 编码技术研究 | 第25-33页 |
| 2.3.1 H.264 关键技术及工作原理 | 第25-29页 |
| 2.3.2 H.264 编解码器基本结构 | 第29-31页 |
| 2.3.3 H.264 性能仿真分析与比较 | 第31-33页 |
| 2.4 汽车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研究 | 第33-38页 |
| 2.4.1 汽车电力载波工作环境分析 | 第33-34页 |
| 2.4.2 OFDM载频技术原理 | 第34-38页 |
| 第3章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| 第38-56页 |
| 3.1 系统硬件部分整体设计方案 | 第38-39页 |
| 3.2 处理器外围电路设计 | 第39-44页 |
| 3.2.1 处理器选型 | 第39-40页 |
| 3.2.2 供电电路 | 第40-42页 |
| 3.2.3 时钟电路 | 第42-44页 |
| 3.2.4 复位电路 | 第44页 |
| 3.3 LCD接口电路设计 | 第44-46页 |
| 3.3.1 通信接口电路 | 第44-46页 |
| 3.3.2 背光灯驱动电路 | 第46页 |
| 3.4 USART接口电路设计 | 第46-47页 |
| 3.5 J-LINK调试接口电路设计 | 第47-48页 |
| 3.6 电力载波电路设计 | 第48-52页 |
| 3.6.1 电力猫方案选型 | 第48-50页 |
| 3.6.2 直流载波通信耦合电路 | 第50-51页 |
| 3.6.3 以太网接口电路 | 第51-52页 |
| 3.7 摄像头接口电路 | 第52-56页 |
|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| 第56-68页 |
| 4.1 开发环境的搭建 | 第56-58页 |
| 4.1.1 VirtualBox的配置与硬盘文件载入 | 第56-57页 |
| 4.1.2 交叉编译工具链的安装 | 第57-58页 |
| 4.1.3 BSP安装 | 第58页 |
| 4.2 H.264 编解码器程序设计 | 第58-61页 |
| 4.3 LCD控制程序设计 | 第61-63页 |
| 4.4 摄像头控制程序设计 | 第63-68页 |
| 4.4.1 I~2C通信协议 | 第63-65页 |
| 4.4.2 摄像头寄存器配置 | 第65-66页 |
| 4.4.3 摄像头数据采集 | 第66-68页 |
| 第5章 系统测试 | 第68-74页 |
| 5.1 系统程序烧录 | 第68-69页 |
| 5.2 系统启动与连接测试 | 第69-70页 |
| 5.3 系统模拟应用测试 | 第70-74页 |
|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4-76页 |
| 6.1 全文总结 | 第74-75页 |
| 6.2 工作展望 | 第75-7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6-80页 |
| 致谢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