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现行休假制度研究--基于法定节假日和带薪年休假的视角
| 中文摘要 | 第1-11页 |
| ABSTRACT | 第11-13页 |
| 引言 | 第13-19页 |
| 第一章 休假制度概述 | 第19-33页 |
| ·休假制度的相关概念、功能及内容 | 第19-22页 |
| ·休假、休假权与休假制度 | 第19页 |
| ·休假的功能 | 第19-20页 |
| ·休假制度的内容 | 第20-22页 |
| ·世界国家(地区)的休假制度 | 第22-26页 |
| ·世界休假制度的发展历史 | 第22-23页 |
| ·世界典型国家(地区)现行休假制度 | 第23-26页 |
| ·我国休假制度简析 | 第26-33页 |
| ·我国休假制度的发展历程 | 第26-29页 |
| ·我国现行休假制度 | 第29-33页 |
| 第二章 我国现行休假制度的效果分析 | 第33-37页 |
| ·积极作用 | 第33-34页 |
| ·增加公民社会福利,合理安排生产生活 | 第33页 |
| ·催动“假日经济”,拉动内需,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| 第33页 |
| ·提升居民出行意识,推动旅游快速发展 | 第33-34页 |
| ·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| 第34页 |
| ·消极影响 | 第34-37页 |
| ·增加社会成本 | 第34页 |
| ·激化供需矛盾 | 第34-35页 |
| ·破坏资源环境 | 第35页 |
| ·相对限制长线旅游 | 第35页 |
| ·降低休假幸福指数 | 第35-37页 |
| 第三章 我国现行休假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37-50页 |
| ·法律法规不完备 | 第37-39页 |
| ·权利的定性和相关法律规范缺乏刚性 | 第37-38页 |
| ·关于未休假的补偿赔偿方式不合理 | 第38页 |
| ·劳动相关部门的法律责任不明确 | 第38页 |
| ·法律救济程序繁琐,缺乏保护权利人的配套规定 | 第38-39页 |
| ·制度设计不合理 | 第39-45页 |
| ·法定节假日制度 | 第39-42页 |
| ·带薪年休假制度 | 第42-45页 |
| ·现行休假制度执行不到位 | 第45-50页 |
| ·劳动者方面 | 第46-47页 |
| ·用人单位方面 | 第47-48页 |
| ·第三方惩治、监管方面 | 第48-50页 |
| 第四章 对我国现行休假制度的改善建议 | 第50-60页 |
| ·强化立法 | 第50-52页 |
| ·强化休假的法定义务属性 | 第50-51页 |
| ·完善未休假的补偿赔偿方式 | 第51页 |
| ·明确劳动相关部门的法律责任 | 第51页 |
| ·增加保护权利人的配套规定 | 第51-52页 |
| ·完善制度设计 | 第52-54页 |
| ·法定节假日制度 | 第52-53页 |
| ·带薪年休假制度 | 第53-54页 |
| ·提升执行力 | 第54-60页 |
| ·政府方面 | 第54-56页 |
| ·用人单位方面 | 第56-57页 |
| ·工会方面 | 第57-58页 |
| ·社会方面 | 第58页 |
| ·劳动者方面 | 第58-60页 |
| 结语 | 第60-6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1-66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6-67页 |
| 致谢 | 第67-68页 |
|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| 第68-69页 |
| 承诺书 | 第69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