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工业建设与发展论文

城镇化、工业化、人口流动:互动机制及其实证分析

内容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9页
第1章 导论第9-17页
   ·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第9-11页
   ·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1-14页
     ·工业化与城镇化第11-13页
     ·人口流动与城镇化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14页
   ·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第14-17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第14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创新性工作第15-17页
第2章 理论基础——雁阵理论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第17-23页
   ·雁阵理论第17-18页
     ·雁阵理论主要内容第17页
     ·雁阵理论在我国的应用第17-18页
   ·结构向量自回归(SVAR)模型第18-23页
     ·向量自回归(VAR)模型第18-20页
     ·结构向量自回归(SVAR)模型第20-21页
     ·SVAR模型的定阶与估计第21-23页
第3章 城镇化、工业化、人口流动三者间的互动机制第23-27页
   ·城镇化、工业化、人口流动三者间的关系第23页
   ·互动机制的提出与描述第23-27页
第4章 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的分布现状与偏离程度第27-33页
   ·工业化对城镇化的作用第27-28页
   ·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的总体分布情况第28-29页
   ·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的总体与区域偏离程度第29-31页
   ·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第31-33页
第5章 我国当前的人口流动状况分析第33-41页
   ·人口流动与人口红利第33-34页
   ·产业转移与升级背景下的人口流动第34-38页
     ·我国产业转移与升级的现状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  ·雁阵模式下,人口流动对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重用第36-38页
   ·我国人口流动的规律总结及其对于城镇化的意义第38-41页
第6章 以SVAR模型检验互动机制的理论存在性第41-47页
   ·两因素SVAR模型的构建第41-44页
     ·城镇化与工业化(X_t、Y_t)拟合结果第41-42页
     ·城镇化与人口流动(X_t、Z_t)拟合结果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工业化与人口流动(Y_t、Z_t)拟合结果第43-44页
   ·三因素SVAR模型的构建第44-45页
   ·三因素SVAR模型的拟合结果与检验结论第45-47页
第7章 研究结论第47-49页
   ·对互动机制的总结第47-48页
   ·相关建议的提出第48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1页
后记第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考虑人口流动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
下一篇:中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