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选题目的 | 第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2页 |
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目标与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5-1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基本概论及基础理论 | 第18-24页 |
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8-21页 |
·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概念 | 第18-19页 |
·开发区的概念与分类 | 第19-20页 |
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概念 | 第20-21页 |
·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| 第21页 |
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基础理论 | 第21-24页 |
·土地稀缺性原理 | 第21-22页 |
·土地供给与需求理论 | 第22页 |
·土地报酬递减原理 | 第22页 |
·地租和地价理论 | 第22-23页 |
·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| 第24-38页 |
·规程指标体系内容介绍 | 第24-27页 |
·规程指标体系内容 | 第24-26页 |
·规程指标体系分析 | 第26-27页 |
·现有指标体系在高新区的选用性分析 | 第27-29页 |
·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应剔除的指标 | 第28-29页 |
·调整并留用的指标 | 第29页 |
·保留的指标 | 第29页 |
·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29-36页 |
·评价体系构建目标 | 第30页 |
·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| 第30-31页 |
·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| 第31-32页 |
·评价指标内涵分析 | 第32-35页 |
·评价方法的选择 | 第35-36页 |
·评价模型的建立 | 第36-38页 |
第四章 实证研究:宿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| 第38-66页 |
·研究区域概况 | 第38-41页 |
·宿迁市概况 | 第38-39页 |
·宿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概况 | 第39-41页 |
·宿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| 第41-60页 |
·评价时点和范围 | 第41-42页 |
·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| 第42-47页 |
·指标枚重的确定 | 第47-50页 |
·确定评价指标理想值 | 第50-53页 |
·指标标准化 | 第53-55页 |
·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计算 | 第55-57页 |
·规程体系下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计算 | 第57-58页 |
·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| 第58-60页 |
·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| 第60-66页 |
·强力推进,打造国家级开发区 | 第60-61页 |
·扶持与管理并重,着力推进自主创新 | 第61-62页 |
·加强规划与引导,优化产业结构 | 第62-63页 |
·强化调控,构建土地集约利用体制与机制 | 第63-66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6-68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66-67页 |
·展望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
读研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