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6-26页 |
·研究缘起 | 第6-11页 |
·职前教师教育是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前提 | 第6页 |
·新加坡普及、高效的职前教师教育系统 | 第6-8页 |
·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是教师教育的重要载体 | 第8-9页 |
·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| 第9-11页 |
·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1-13页 |
·职前教师教育 | 第11页 |
·职前教师教育课程 | 第11-13页 |
·文献整理述评 | 第13-22页 |
·文献的搜集 | 第13页 |
·中文文献基本情况描述 | 第13-18页 |
·外文文献基本情况描述 | 第18-21页 |
·文献述评 | 第21-2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2-26页 |
·文献法 | 第22-24页 |
·历史研究法 | 第24页 |
·比较研究法 | 第24-26页 |
第2章 新加坡职前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 | 第26-36页 |
·教师培训学院主导下的教师教育 | 第27-28页 |
·教育学院主导下的教师教育 | 第28-30页 |
·教师教育范式转型的背景 | 第28-29页 |
·教师教育范式转型的型态 | 第29-30页 |
·国立教育学院主导下的教师教育 | 第30-36页 |
·教师教育范式转型的背景 | 第30-31页 |
·教师教育范式转型的型态 | 第31-36页 |
第3章 基于“能力为本”理念的教师教育 | 第36-46页 |
·“少教多学” | 第36-38页 |
·重视拓展课程的开展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| 第36-37页 |
·遵循启发性的教学原则,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| 第37-38页 |
·着眼于21世纪人才素养的培养目标 | 第38-41页 |
·面向21世纪的教师教育模式 | 第41-46页 |
·树立以研究意识为核心的价值观 | 第42-43页 |
·形成以反思力为基础的教学技能 | 第43-44页 |
·构建多元化、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| 第44-46页 |
第4章 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| 第46-56页 |
·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 | 第46-48页 |
·教师要成为知识丰富的学者 | 第46-47页 |
·教师要具备行动研究的能力 | 第47-48页 |
·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| 第48页 |
·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分析 | 第48-56页 |
·教育学课程结构分析 | 第49-51页 |
·学科类课程结构分析 | 第51-54页 |
·实践类课程结构分析 | 第54-56页 |
第5章 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与评价 | 第56-70页 |
·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实施模式 | 第56-64页 |
·实践——反思取向的课程实施路径 | 第56-61页 |
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实施路径 | 第61-62页 |
·基于案例研究的课程实施路径 | 第62-64页 |
·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模式 | 第64-70页 |
·档案袋评价法 | 第64-66页 |
·谈话观察法 | 第66-67页 |
·绩点制评价法 | 第67-70页 |
第6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70-78页 |
·教育类课程以“能力”为导向,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| 第70-72页 |
·学科类课程适度降温,均衡课程体系 | 第72-74页 |
·大中小学合作培养,完善课程保障机制 | 第74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5页 |
附件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