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畜牧、动物医学、狩猎、蚕、蜂论文--动物医学(兽医学)论文--兽医基础科学论文--家畜微生物学(兽医病原微生物学)论文--病原细菌论文

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icmF基因功能研究和侵入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相关基因的筛选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缩略词表(Abbreviation)第8-9页
第1章 综述第9-16页
   ·IV型分泌系统研究进展第9-13页
     ·icmF基因研究进展第9-10页
     ·T6SS其他结构蛋白第10-11页
     ·T6SS分泌蛋白的挖掘第11-12页
     ·T6SS的功能第12-13页
     ·T6SS研究小结与展望第13页
   ·大肠杆菌致脑膜炎的研究进展第13-16页
     ·大肠杆菌引发脑膜炎的过程第14页
     ·致脑膜炎大肠杆菌的毒力因子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大肠杆菌致脑膜炎研究的小结与展望第15-16页
第2章 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icmF基因的功能研究第16-33页
   ·目的与意义第16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第16-19页
     ·菌株、细胞与质粒第16页
     ·酶和相关试剂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和试剂的配制第17-18页
     ·仪器和设备第18-19页
     ·PCR引物第19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19-24页
     ·细菌培养和细菌基因组的提取第19页
     ·基因缺失突变株 ΔicmF的构建与鉴定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基因缺失突变株 ΔicmF的遗传稳定性第20页
     ·基因缺失突变株 ΔicmF的生长特性第20页
     ·运动能力检测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检测第21页
     ·耐药性评估第21页
     ·粘附和侵入内皮细胞能力的检测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抗巨噬细胞吞噬及吞噬后存活能力的检测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巨噬细胞毒性的检测第23-24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4-30页
     ·基因缺失突变株 ΔicmF的构建与鉴定第24页
     ·基因缺失突变株 ΔicmF的遗传稳定性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基因缺失突变株 ΔicmF的生长特性第25-26页
     ·细菌运动能力检测第26页
     ·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检测第26-27页
     ·耐药性测定第27页
     ·粘附与侵入HBMEC能力的比较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抗巨噬细胞吞噬及吞噬后存活能力检测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巨噬细胞毒性检测第29-30页
   ·讨论第30-32页
   ·结论第32-33页
第3章 RS218突破血脑屏障相关毒力因子的筛选第33-45页
   ·目的与意义第33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第33-34页
     ·菌株、细胞与质粒第33页
     ·酶和相关试剂第33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和设备第33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和试剂的配制第33-34页
     ·PCR引物第34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34-37页
     ·突变体库的构建和质量检测第34-35页
     ·突变株侵入HBMEC能力的初步筛选第35页
     ·候选突变株生长能力的检测第35页
     ·候选突变株侵入率的测定第35-36页
     ·TAIL-PCR扩增Tn5侧翼序列第36-37页
     ·突变位点定位第37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7-42页
     ·突变体库的构建和质量检测第37-38页
     ·突变株侵入HBMEC能力分析第38页
     ·候选突变株生长能力的检测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候选突变株侵入率测定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候选突变株突变位点的确定第40-42页
   ·讨论第42-44页
   ·结论第44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53页
致谢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dsdA新型筛选标记系统及OsGLK1转录因子的功能
下一篇:鸭疫里氏杆菌sprT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