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绪论 | 第9-12页 |
一、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9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三、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0-11页 |
四、“音乐文献(文字、语言)翻译”与“音乐翻译学”内涵与外延界定 | 第11-12页 |
(一) “音乐文献(文字、语言)翻译”与“音乐翻译学”学科归属及性质 | 第11页 |
(二) 音乐翻译与音乐学的关系 | 第11-12页 |
(三) 音乐翻译与音乐文化的关系 | 第12页 |
第一章 中国音乐文献(文字、语言)翻译发展历史 | 第12-16页 |
一、中国古代音乐翻译发展 | 第12-15页 |
(一) 远古至夏商音乐文化交流中的音乐翻译 | 第12-13页 |
(二) 周秦汉时期音乐文化交流中的音乐翻译 | 第13页 |
(三) 魏晋南北隋唐时期音乐文化交流中的音乐翻译 | 第13-15页 |
(四) 宋元明清时期音乐文化交流中的音乐翻译 | 第15页 |
二、中国近现代音乐翻译发展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中国音乐文献(文字、语言)翻译发展现状 | 第16-24页 |
一、中国当代音乐翻译发展成果 | 第16-18页 |
二、中国当代音乐翻译发展中存在问题 | 第18-24页 |
(一) 音乐译名与音乐术语本体概念实质不对等 | 第18-20页 |
(二) 音乐语汇译名混乱不统一 | 第20-21页 |
(三) 音乐翻译选题闭塞单 | 第21-22页 |
(四) 其它相关存在问题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中国音乐文献(文字、语言)翻译发展建议对策 | 第24-42页 |
一、音乐翻译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| 第24-33页 |
(一) 关于“信” | 第25页 |
(二) 关于“达” | 第25-26页 |
(三) 关于“雅” | 第26页 |
(四) 音乐语汇翻译中“直译”与“意译”的权衡 | 第26-28页 |
(五) 中国音乐语汇“中译外”中“直译”与“意译”的选择 | 第28-33页 |
(六) 关于翻译、编译等的联系与区分 | 第33页 |
二、音乐翻译选题规划与翻译书目选择 | 第33-37页 |
(一) 着眼学科建设 | 第33-34页 |
(二) 尊重学科权威 | 第34页 |
(三) 推崇“经典”与“学科前沿” | 第34-36页 |
(四) 普及导读性读物 | 第36页 |
(五) 注重工具书与百科全书 | 第36页 |
(六) 加强专题史研究 | 第36-37页 |
(七) 填补学术空白 | 第37页 |
(八) 译本与版本的选择 | 第37页 |
三、音乐翻译人才的选拔、培养与学术梯队的构建 | 第37-40页 |
(一) 音乐翻译人员的从业素质 | 第37-38页 |
(二) 音乐翻译人员的选拔体制 | 第38-39页 |
(三) 音乐翻译人员的培养模式 | 第39页 |
(四) 音乐翻译界中坚力量的崛起 | 第39-40页 |
(五) 音乐翻译、编译专业就业方向 | 第40页 |
(六) 音乐翻译学术梯队与组织的构建 | 第40页 |
四、音乐翻译工作各环节的协调与沟通 | 第40-42页 |
(一) 翻译界与学术界 | 第40-41页 |
(二) 翻译界与出版界 | 第41-42页 |
(三) 国家相关部门和政府层面 | 第42页 |
结语 | 第42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8页 |
附录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