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高分子化学(高聚物)论文

松香酸淀粉酯的酶法制备及其结构性质的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3页
1 绪论第13-23页
   ·淀粉分子的来源与结构第13-14页
     ·淀粉分子的来源第13页
     ·淀粉分子的结构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颗粒结构第14页
   ·淀粉的性质第14-15页
     ·淀粉分子的性质第14页
     ·淀粉的结晶性质第14-15页
   ·淀粉预处理第15-17页
     ·物理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化学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·酶解法第17页
   ·淀粉酯的反应机理及制备方法第17-21页
     ·淀粉酯的酶法合成机理第18-19页
     ·酶法合成淀粉酯的方法第19页
     ·酯化淀粉DS测定方法的分析第19-20页
     ·酯化淀粉的应用第20-21页
   ·本论文研究目的、意义及思路第21-23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及目的第21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21-23页
2 不同方法预处理对淀粉合成RASDS的影响第23-40页
   ·引言第23-24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24-27页
     ·材料与试剂第24页
     ·仪器设备第24页
     ·木薯淀粉(NCS)的活化预处理第24-25页
     ·RAS(RAS)的合成第25-26页
     ·预处理淀粉(PNCS)及RAS(RAS)的分析方法第26页
     ·理化性质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27-39页
     ·NCS和PNCS的SEM分析第27-29页
     ·不同PNCS对合成RAS的DS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  ·FT-IR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 ·淀粉-碘络合物的UV分析第32-35页
     ·NCS和PNCS的XRD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·NCS和PNCS的TGA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·NCS和PNCS的可容指数和透明度分析第38页
     ·NCS和PNCS的粘度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·结论第39-40页
3 酶促酯化合成RAS及响应面优化分析实验第40-50页
   ·引言第40-41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41-42页
     ·材料与试剂第41页
     ·仪器设备第41页
     ·淀粉预处理第41页
     ·RAS的合成第41页
     ·分析方法第41-42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42-49页
     ·单因素条件对RAS的DS影响第42-45页
     ·响应面(RSM)优化分析第45-49页
   ·结论第49-50页
4 不同DS的RAS的结构表征第50-63页
   ·引言第50-51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51-52页
     ·材料与试剂第51页
     ·仪器设备第51页
     ·RAS的制备第51页
     ·RASDS的测定第51-52页
     ·不同DS的RAS的结构表征第52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52-61页
     ·UV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 ·FT-IR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 ·~1H NMR 分析第55-57页
     ·DSC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  ·TGA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 ·XRD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 ·SEM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1-63页
5 RAS的理化性质研究第63-77页
   ·引言第63-64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64-67页
     ·材料与试剂第64页
     ·仪器设备第64-65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65-67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67-76页
     ·RAS的溶解性、溶胀度、透明度的分析第67-68页
     ·RAS的冻融稳定性分析第68-69页
     ·RAS的相对粘度与特性粘度分析第69-72页
     ·RAS的凝沉性分析第72-73页
     ·RAS的乳化及其乳化稳定性分析第73-74页
     ·RAS的白度分析第74页
     ·RAS的表面张力分析第74页
     ·RAS的抗菌性分析第74-75页
     ·RAS的抗氧化性分析第75-76页
   ·结论第76-77页
6 RAS的反应动力学及水解动力学的研究第77-91页
   ·引言第77-78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78-80页
     ·材料与试剂第78页
     ·仪器设备第78页
     ·RAS的反应动力学实验第78-80页
     ·RAS的水解第80页
     ·RAS水解反应及反应速率测定第80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80-90页
     ·淀粉与松香酯化反应模型参数拟合第80-82页
     ·松香酸与淀粉酯化反应第82-87页
     ·RAS的动力学模型的参数拟合第87-90页
   ·结论第90-91页
7 结论与展望第91-93页
   ·结论第91-92页
   ·展望第92-93页
参考文献第93-102页
致谢第102-103页
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103页

论文共10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氨基酸离子液体及其壳聚糖溶液的抗菌活性
下一篇:吡啶羧酸和咪唑羧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、表征及性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