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动前轮转向汽车稳定性控制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1页 |
·选题依据、课题来源、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9-11页 |
·选题依据和课题来源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汽车主动转向系统的发展 | 第11-14页 |
·四轮转向系统 | 第11-12页 |
·线控转向系统 | 第12-13页 |
·主动前轮转向系统 | 第13-14页 |
·主动前轮转向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20页 |
·主动前轮转向系统结构发展概述 | 第14-16页 |
·主动前轮转向控制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·主动前轮转向控制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·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车辆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| 第21-39页 |
·引言 | 第21页 |
·汽车动力学分析 | 第21-26页 |
·相关坐标系及简化模型 | 第21-23页 |
·整车力学分析 | 第23-26页 |
·轮胎模型 | 第26-31页 |
·主动前轮转向系统模型 | 第31-34页 |
·车辆动力学模型仿真与验证 | 第34-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7-39页 |
第三章 主动前轮转向汽车自适应PID控制研究 | 第39-58页 |
·二自由度线性模型 | 第39-42页 |
·汽车操纵稳定性分析 | 第42-49页 |
·汽车操纵性能指标 | 第42-44页 |
·汽车稳定性与状态响应关系分析 | 第44-48页 |
·失稳状态判断标准 | 第48-49页 |
·基于AFS的汽车稳定性控制研究 | 第49-51页 |
·稳定性控制总体方案设计 | 第50页 |
·基于AFS的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结构 | 第50-51页 |
·基于遗传算法的PID参数整定与优化 | 第51-56页 |
·PID控制原理 | 第51-53页 |
·PID参数整定与优化的必要性 | 第53页 |
·基于遗传算法的PID参数整定与优化 | 第53-56页 |
·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| 第56-57页 |
·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四章 主动前轮转向滑模控制研究 | 第58-69页 |
·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 | 第58-62页 |
·滑模变结构控制基本概念 | 第58-59页 |
·滑动模态的存在性和可达性 | 第59-60页 |
·滑模运动的稳定性 | 第60-61页 |
·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的动态品质 | 第61页 |
·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的“抖振”问题 | 第61-62页 |
·主动前轮转向滑模控制系统设计 | 第62-65页 |
·滑模控制器设计 | 第62-63页 |
·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抖振抑制 | 第63-65页 |
·基于Lyapunov稳定性的自适应控制设计 | 第65页 |
·试验仿真 | 第65-68页 |
·侧风扰动仿真 | 第65-67页 |
·分离路面仿真 | 第67-6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9-71页 |
·本文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| 第69页 |
·展望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5-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