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政治论文

“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”一课的有效教学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绪论第10-14页
 (一)问题的缘起第10页
  1. 课题的提出背景第10页
  2. 课题提出的目的第10页
 (二)文献综述第10-13页
  1. 国内研究状况第10-12页
  2. 国外研究状况第12-13页
 (三)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3-14页
  1. 研究思路第13页
  2. 研究方法第13-14页
一、有效教学概述第14-20页
 (一)有效教学的涵义第14-15页
 (二)有效教学的特征第15-16页
  1. 有效性第15页
  2. 动态性第15-16页
  3. 科学性第16页
 (三)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第16-20页
  1. 学习活动的准备与计划第16-17页
  2. 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第17-18页
  3. 课程资源的配置与整合第18页
  4. 教学时间的利用与把握第18-19页
  5. 课堂气氛的营造与保持第19-20页
二、“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”一课教学的有效设计第20-26页
 (一)教学目标的有效确立第20-21页
  1. 知识目标的有效确立第20-21页
  2. 能力目标的有效确立第21页
  3. 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有效确立第21页
 (二)教材的有效分析第21-23页
  1. 教材知识结构的有效分析第22页
  2. 教材重难点的有效分析第22页
  3. 教材教育性因素的有效分析第22-23页
 (三)学情的有效分析第23-24页
  1. 对学生已有经验的有效分析第23页
  2. 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分析第23-24页
  3. 对学生心理特征的有效分析第24页
 (四)教学方法的有效选择第24-26页
  1. 讲授法第24-25页
  2. 探究法第25-26页
三、“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”一课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第26-31页
 (一)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第26-27页
  1. 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第26页
  2. 探究情境的有效创设第26-27页
 (二)合作学习小组的有效建立第27-28页
  1. 固定分组第27-28页
  2. 自由分组第28页
 (三)教学问题的有效探究第28-29页
  1. 阅读发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各自观点第28页
  2. 合作探究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第28-29页
 (四)教学结果的有效总结第29-31页
  1. 学生总结第30页
  2. 教师总结第30-31页
结语第31-32页
参考文献第32-33页
后记第33-34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34-35页

论文共3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考试方式探究
下一篇: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