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·旧沥青路面加铺罩面结构问题 | 第10-14页 |
·沥青加铺层设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1页 |
·弯沉计算体系在现行设计中的应用 | 第11-14页 |
·罩面结构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21页 |
·旧沥青路面病害处治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·旧沥青路面加铺罩面设计理论 | 第16-18页 |
·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沥青罩面设计 | 第18-20页 |
·研究现状分析 | 第20-21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旧沥青路面结构评估及加铺方法 | 第22-38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22-24页 |
·路面病害调查目的 | 第23-24页 |
·调查检测技术依据 | 第24页 |
·路面病害调查检测方法 | 第24-27页 |
·调查检测方法 | 第24-26页 |
·计算和评价方法 | 第26-27页 |
·调查结果 | 第27-36页 |
·各类病害统计结果和评价等级 | 第27页 |
·病害主要类型及特点 | 第27-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三章 沥青路面基层刚柔转换法则 | 第38-58页 |
·路面基层刚柔转换法则理论的起源 | 第38-42页 |
·路面基层刚柔转换理论的提出 | 第38-40页 |
·路面基层刚柔转换法则的产生 | 第40-42页 |
·路面基层刚柔转换法则理论的优化 | 第42-43页 |
·对于刚柔转化理论初步研究的评价 | 第42页 |
·简化后的路面计算结构 | 第42-43页 |
·计算结果整理及刚柔判定 | 第43-48页 |
·判定公式的得出 | 第43-47页 |
·工程实例应用 | 第47-48页 |
·有限元模型验证 | 第48-53页 |
·模型的建立 | 第48-50页 |
·结果整理 | 第50-53页 |
·弯沉判别路面基层刚柔类型 | 第53-57页 |
·弯沉判别路面基层刚柔类型的方法 | 第54-56页 |
·工程实例验证 | 第56-5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四章 沥青罩面结构可靠性评价方法研究 | 第58-82页 |
·路面结构可靠性理论 | 第58-66页 |
·极限状态设计 | 第58-59页 |
·路面结构极限状态确定 | 第59-60页 |
·路面结构可靠性的度量 | 第60-61页 |
·路面结构可靠性计算方法 | 第61-63页 |
·有限元可靠性分析 | 第63-66页 |
·沥青路面罩面结构可靠性研究 | 第66-74页 |
·结构可靠度设计标准 | 第66-67页 |
·极限状态设计方程 | 第67页 |
·设计参数的变异性和概率分布 | 第67-68页 |
·结构可靠度系数的确定 | 第68-69页 |
·沥青罩面结构的可靠性计算 | 第69-74页 |
·基于路面刚柔转换理论体系的罩面结构设计 | 第74-81页 |
·基于刚柔转换理论的罩面结构设计步骤 | 第75页 |
·基层刚柔性的判定 | 第75-77页 |
·典型路段罩面结构设计 | 第77-8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1-82页 |
第五章 广东省旧沥青路面加铺罩面典型结构研究 | 第82-106页 |
·广东省已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状况调查 | 第82-96页 |
·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概况 | 第82页 |
·广东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状况调查 | 第82-86页 |
·广东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调查 | 第86-93页 |
·广东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路用材料调查 | 第93-96页 |
·广东省沥青路面气候区划 | 第96-99页 |
·气候影响因素分析 | 第96-97页 |
·气温、降雨量气候要素分析 | 第97页 |
·气候影响分区研究 | 第97-99页 |
·广东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推荐 | 第99-102页 |
·广东省高速公路旧沥青路面加铺沥青罩面典型结构推荐 | 第102-105页 |
·旧路表面弯沉等级划分 | 第102-104页 |
·广东省高速公路旧沥青路面加铺沥青罩面典型结构推荐 | 第104-10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5-106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106-108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106-107页 |
·创新性成果 | 第107页 |
·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| 第107-108页 |
致谢 | 第108-10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9-112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11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