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3页 |
·课题来源 | 第9页 |
·课题研究背景 | 第9-16页 |
·斜拉桥与斜拉索的发展 | 第9-11页 |
·拉索振动的机理及危害 | 第11-13页 |
·拉索振动控制方法及优缺点 | 第13-16页 |
·两种特殊构造的斜拉索 | 第16-18页 |
·外置阻尼器斜拉索 | 第16-17页 |
·HDPE 外壳钢绞线斜拉索 | 第17-18页 |
·拉索索力测试 | 第18-20页 |
·拉索索力测试国内外理论发展 | 第18-19页 |
·索力测量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20-22页 |
·外置阻尼器斜拉索索力测试 | 第20-21页 |
·HDPE 外壳钢绞线斜拉索索力测试 | 第21-22页 |
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弯曲刚度、垂度对索力的影响 | 第23-43页 |
·本章思路 | 第23页 |
·研究背景工程简介 | 第23-24页 |
·拉索参数确定 | 第24-33页 |
·拉索边界条件 | 第24-25页 |
·拉索索长 | 第25-28页 |
·拉索弯曲刚度 | 第28-31页 |
·拉索垂度 | 第31-32页 |
·拉索阻尼器参数 | 第32-33页 |
·边界条件对索力的影响 | 第33页 |
·弯曲刚度对索力的影响 | 第33-37页 |
·振动微分方程推导 | 第33-36页 |
·实例分析 | 第36-37页 |
·垂度对索力的影响 | 第37-42页 |
·拉索面外振动 | 第38页 |
·拉索面内反对称振动 | 第38-39页 |
·拉索面内对称振动 | 第39-4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三章 外置阻尼器对索力测试的影响 | 第43-52页 |
·本章思路 | 第43页 |
·能量法 | 第43-46页 |
·振型函数的变化 | 第43-44页 |
·能量法建立索力—频率关系 | 第44-46页 |
·能量法出现问题 | 第46页 |
·复模态方法 | 第46-48页 |
·有限元方法 | 第48-50页 |
·实例计算分析 | 第48-50页 |
·结果对比分析 | 第5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四章 主梁-拉索-阻尼器耦合振动对索力影响 | 第52-71页 |
·本章思路 | 第52页 |
·主梁-拉索-阻尼器耦合振动介绍 | 第52-54页 |
·主梁-拉索-阻尼器耦合振动建模 | 第54-57页 |
·拉索基本参数 | 第54-55页 |
·拉索模型建立 | 第55-57页 |
·主梁-拉索-阻尼器耦合振动数据分析处理 | 第57-68页 |
·信号降噪处理 | 第57-59页 |
·阻尼器的减振效果 | 第59-62页 |
·现场测试索力的采集点位置优化选择 | 第62-65页 |
·阻尼器的拉索振动频率的影响 | 第65-68页 |
·拉索垂度、阻尼器、索桥耦合因素的模型与实测索力对比 | 第68-70页 |
·拉索垂度、阻尼器、索桥耦合因素的模型分析 | 第68页 |
·现场索力测试频率对比 | 第68-69页 |
·索力的修正 | 第69-7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五章 钢绞线斜拉索索力测试分析 | 第71-87页 |
·本章思路 | 第71页 |
·钢绞线斜拉索工程背景 | 第71-72页 |
·钢绞线斜拉索索力测量问题 | 第72-73页 |
·钢绞线斜拉索索力有限元分析模型 | 第73-76页 |
·假设与简化 | 第73-74页 |
·模型单元选择 | 第74-75页 |
·建模过程 | 第75-76页 |
·有限元模型数据处理分析 | 第76-83页 |
·拉索模态分析 | 第76-77页 |
·时程曲线结果 | 第77-78页 |
·时程曲线数据频谱分析 | 第78-83页 |
·模态分析与频谱识别频率对比 | 第83页 |
·钢绞线斜拉索现场索力测量分析 | 第83-86页 |
·现场索力测试方法、设备 | 第83-84页 |
·现场索力测试数据分析 | 第84-85页 |
·计算与实测数据对比 | 第85-8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6-87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7-90页 |
·结论 | 第87-88页 |
·展望 | 第88-90页 |
致谢 | 第90-9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1-94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