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动力非线性的隧道式锚碇力学响应分析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·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隧道锚碇的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隧道锚碇的研究目标 | 第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隧道锚碇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2页 |
·隧道锚碇在地震响应方面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隧道锚受力特性及动力数值模拟方法 | 第15-28页 |
·隧道式锚碇结构特点 | 第15-17页 |
·锚碇体系的结构形式及受力特点 | 第15页 |
·锚区边坡的破坏模式 | 第15-17页 |
·地震动力对锚区边坡的破坏 | 第17页 |
·基于有限元法的动力数值模拟 | 第17-22页 |
·锚区岩体材料的屈服准则 | 第17-19页 |
·人工边界条件 | 第19-21页 |
·边坡介质阻尼比 | 第21页 |
·地震动输入 | 第21-22页 |
·动力非线性的有限元计算原理 | 第22-23页 |
·材料、几何非线性 | 第22-23页 |
·接触非线性 | 第23页 |
·时间步和平衡迭代 | 第23页 |
·地震动力分析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拟静力法 | 第23-24页 |
·反应谱分析法 | 第24页 |
·时程分析法 | 第24页 |
·地震波的选取 | 第24-26页 |
·直接采用强震记录 | 第24-26页 |
·采用模拟的地震波 | 第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普利特大桥隧道锚碇数值模拟及承载力分析 | 第28-48页 |
·普立桥隧道式锚碇工程概况 | 第28-31页 |
·工程简述 | 第28页 |
·工程地质情况 | 第28-29页 |
·锚区岩体物理参数 | 第29-31页 |
·锚碇材料及物理参数 | 第31页 |
·计算模型的建立 | 第31-36页 |
·锚区岩体 | 第32-33页 |
·人工边界 | 第33-34页 |
·锚塞体与开挖岩体 | 第34-35页 |
·接触面 | 第35页 |
·预应力筋 | 第35-36页 |
·承载力计算 | 第36-46页 |
·初始重力场 | 第36-39页 |
·预应力张拉 | 第39-41页 |
·锚塞体与岩体的挤压 | 第41-42页 |
·主缆张拉 | 第42-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8页 |
第四章 隧道式锚碇地震响应时程分析 | 第48-73页 |
·地震波 | 第48-53页 |
·区域地震及岩体动参数 | 第48-50页 |
·宁河天津地震波 | 第50-52页 |
·随机地震波 | 第52-53页 |
·地面运动波的输入 | 第53-62页 |
·模型计算 | 第53-55页 |
·边坡岩体的响应 | 第55-62页 |
·主缆动张拉荷载的输入 | 第62-71页 |
·模型计算 | 第62-63页 |
·锚塞体的响应 | 第63-69页 |
·洞口边坡的响应 | 第69-7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1-73页 |
第五章 锚区边坡及锚碇抗减震措施探讨 | 第73-77页 |
·锚区边坡抗减震措施 | 第73-75页 |
·锚区边坡稳定性分析 | 第73-74页 |
·抗减震措施 | 第74-75页 |
·锚碇抗减震措施 | 第75-77页 |
·锚碇稳定性分析 | 第75页 |
·抗减震措施 | 第75-77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7-80页 |
·结论 | 第77-79页 |
·展望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4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