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6页 |
缩写表 | 第16-1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7-35页 |
·油脂脱臭馏出物 | 第17-18页 |
·脂肪酸甲酯的制备方法 | 第18-23页 |
·酸催化酯化反应 | 第18-19页 |
·酯交换反应 | 第19-22页 |
·酸碱两步法制备脂肪酸甲酯 | 第22-23页 |
·酯交换强化传质方法 | 第23-26页 |
·机械搅拌强化 | 第24页 |
·微波强化 | 第24页 |
·超声强化 | 第24-26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26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6-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8-35页 |
第二章 脱臭馏出物成分分析及脂肪酸甲酯、V_E分析方法建立 | 第35-47页 |
·前言 | 第35页 |
·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| 第35-36页 |
·材料试剂 | 第35页 |
·仪器设备 | 第35-36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36-39页 |
·SODD中水分含量测定 | 第36页 |
·过氧化值(POV)的测定 | 第36页 |
·SODD脂肪酸含量测定 | 第36-37页 |
·SODD皂化值及甘油酯含量测定 | 第37-38页 |
·脂肪酸甲酯GC定量分析方法 | 第38页 |
·脂肪酸甲酯组成GC-MS检测 | 第38页 |
·V_E含量测定 | 第38-39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9-45页 |
·豆油脱臭馏出物理化性质及成分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脂肪酸甲酯的GC-MS分析 | 第40-43页 |
·脂肪酸甲酯的GC定量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维生素E的测定 | 第44-4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7页 |
第三章 豆油脱臭馏出物预酯化反应及动力学研究 | 第47-65页 |
·前言 | 第47-48页 |
·材料与仪器 | 第48页 |
·材料与试剂 | 第48页 |
·仪器设备 | 第48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48-49页 |
·SODD甲酯化实验 | 第48-49页 |
·酸价测定方法 | 第49页 |
·甾醇测定方法 | 第49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9-63页 |
·酸催化甲酯化单因素试验 | 第49-54页 |
·响应面优化酸催化甲酯化工艺 | 第54-57页 |
·预酯化动力学模型 | 第57-62页 |
·预酯化后豆油脱臭馏出物的理化性质 | 第62-6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5页 |
第四章 不同方法强化碱催化甘油三酯酯化反应的研究 | 第65-86页 |
·前言 | 第65-66页 |
·原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| 第66-67页 |
·原料试剂 | 第66页 |
·仪器设备 | 第66-67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67-70页 |
·机械搅拌强化碱催化甘油三酯酯化反应(MS) | 第67页 |
·聚能超声强化碱催化甘油三酯酯化反应(PUI) | 第67-68页 |
·发散式超声强化碱催化甘油三酯酯化反应(FPUI) | 第68页 |
·发散式超声与搅拌同时强化碱催化甘油三酯酯化反应(UIMS) | 第68-69页 |
·脂肪酸甲酯分析方法 | 第69页 |
·统计学分析 | 第69-70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70-83页 |
·不同强化方法下醇油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 | 第70-71页 |
·不同强化方法下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| 第71-72页 |
·不同强化方法对平衡时间的影响 | 第72-73页 |
·不同强化方法的能耗 | 第73-74页 |
·机械搅拌强化与聚能超声强化动力学 | 第74-8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6页 |
第五章 双频聚能超声强化碱催化甘油酯酯交换反应及其动力学研究 | 第86-108页 |
·前言 | 第86-87页 |
·原料试剂及仪器 | 第87页 |
·原料试剂 | 第87页 |
·仪器设备 | 第87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87-89页 |
·不同模式超声强化碱催化甘油三酯酯化反应研究 | 第87-89页 |
·脂肪酸甲酯含量测定 | 第89页 |
·V_e的含量测定 | 第89页 |
·统计学分析 | 第89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89-105页 |
·超声频率对酯化反应强化效果的影响 | 第89-90页 |
·静止多模式脉冲聚能超声强化酯化反应效果的比较 | 第90-92页 |
·逆流多模式脉冲聚能超声强化酯化反应效果的比较 | 第92-93页 |
·BC同时逆流强化酯化反应技术研究 | 第93-102页 |
·双频逆流超声动力学研究 | 第102-10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5-10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6-108页 |
第六章 超声强化酯化反应机理研究 | 第108-126页 |
·前言 | 第108-109页 |
·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| 第109-110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109-110页 |
·实验仪器与设备 | 第11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110-111页 |
·超声不同阶段作用对甲酯得率的影响 | 第110页 |
·碘释放法测定超声场化学产额 | 第110-111页 |
·染色法测定超声场 | 第111页 |
·统计学分析 | 第111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111-123页 |
·超声不同阶段作用对甲酯得率的影响 | 第111-116页 |
·碘释放法测定超声空化效应 | 第116-118页 |
·染色法测定超声场分布 | 第118-12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23-12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4-126页 |
第七章 脂肪酸甲酯的精制 | 第126-134页 |
·前言 | 第126页 |
·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| 第126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126页 |
·仪器设备 | 第126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126-128页 |
·水洗工艺 | 第126-127页 |
·真空精馏 | 第127页 |
·脱色 | 第127页 |
·脂肪酸甲酯理化性质研究 | 第127-128页 |
·统计学分析 | 第128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128-132页 |
·真空间歇精馏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128-129页 |
·脱色 | 第129-132页 |
·脂肪酸甲酯理化性质 | 第1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32-1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3-134页 |
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34-137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134-135页 |
·主要创新点 | 第135-136页 |
·展望 | 第136-137页 |
致谢 | 第137-138页 |
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