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经济作物论文--油料作物论文--油菜籽(芸薹)论文

在油菜中分别超量表达AhLEC1和AhLPAAT基因对油菜含油量的影响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主要符号表第11-12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2-30页
   ·油菜产业发展现状与方向第12-17页
     ·我国油菜品种遗传改良进展第14-15页
     ·运用基因工程手段提高油菜品质第15-17页
   ·油料作物脂肪酸组成分类及功能第17-19页
     ·脂肪酸分类第17-18页
     ·脂肪酸功能第18-19页
   ·种子油脂合成与积累相关研究进展第19-22页
     ·肯尼迪途径中的酶对种子油分的调控第20-22页
     ·转录因子与种子含油量第22页
     ·油体蛋白与种子含油量第22页
     ·影响种子含油量的其它因素第22页
   ·转录因子概述第22-26页
     ·植物转录因子的分类第23页
     ·高等植物HAP3转录因子第23-24页
     ·转录因子LEC1第24-25页
     ·转录因子之间的关系第25-26页
   ·转基因植物筛选标记基因第26-28页
     ·抗除草剂筛选标记基因第27页
     ·BAR基因第27-28页
   ·目的基因的分子鉴定第28-29页
     ·PCR检测第28-29页
     ·Southern印记杂交第29页
   ·实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9-30页
第二章 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0-42页
   ·试验材料第30-33页
     ·植物材料第30页
     ·菌株与质粒第30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第30-31页
     ·酶与试剂、仪器和设备第31-32页
     ·溶液第32-33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33-42页
     ·大肠杆菌的常规转化第33页
     ·Biospin胶回收试剂盒回收DNA第33-34页
     ·菌落PCR检测第34页
     ·农杆菌的转化(冻融法)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农杆菌菌种的保存第35页
     ·油菜种子的无菌萌发第35页
     ·工程感染菌株的准备第35页
     ·油菜未转化苗的草铵膦梯度试验第35页
     ·菌液浓度和感染时间对油菜转化再生的影响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油菜子叶柄的遗传转化第36-37页
     ·油菜种子萌发梯度试验第37页
     ·室外油菜喷洒梯度试验第37页
     ·PCR检测第37-38页
     ·Southern印记杂交第38-41页
     ·气象色谱对脂肪酸含量分析第41-42页
第三章 结果与分析第42-54页
   ·油菜未转化苗的除草剂梯度试验第42-43页
   ·菌液浓度以及感染时间对油菜转化苗的影响第43页
   ·农杆菌介导的油菜转化程序第43-44页
   ·草铵膦对后代筛选预实验第44-46页
     ·不同浓度草铵膦对野生型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室外野生型油菜喷洒梯度试验第45-46页
     ·打孔叶片鉴定第46页
   ·转基因油菜PCR鉴定第46-49页
     ·T0代、Tl代与T2代转基因油菜的标记基因PCR鉴定第46-47页
     ·T1、T2代转基因油菜的目的基因PCR鉴定第47-49页
     ·转基因后代草铵膦喷洒结果第49页
   ·Southern鉴定第49-51页
   ·转基因油菜数据统计分析第51-54页
     ·近红外油脂测定数据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·气相色谱油脂测定数据分析第52-54页
第四章 讨论第54-60页
   ·启动子的选择第54页
   ·花生基因在油菜脂肪酸代谢基因工程的应用第54-56页
     ·AhLEC1和AhLPAAT对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影响第55-56页
     ·油籽中脂肪酸组成及功能第56页
   ·抗性基因筛选转基因植株第56-57页
   ·外源基因的鉴定第57-58页
     ·Southern鉴定第57-58页
   ·展望第58-60页
结论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6页
致谢第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不同倍性水稻品系和突变体的Wx基因结构及其表达比较研究
下一篇:我国公益林政府补偿问题与对策研究--以武汉市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