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公益林政府补偿问题与对策研究--以武汉市为例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3页 |
一、绪论 | 第13-22页 |
(一)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 选题的背景 | 第13-14页 |
2. 研究意义 | 第14页 |
(二)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4-19页 |
1.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4-17页 |
2.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(三)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| 第19-20页 |
(四) 研究方法与创新 | 第20-22页 |
1. 研究方法 | 第20页 |
2. 创新之处 | 第20-22页 |
二、公益林政府补偿的理论基础 | 第22-26页 |
(一) 公共物品理论 | 第22-23页 |
(二) 外部性理论 | 第23-24页 |
(三) 产权理论 | 第24-26页 |
三、我国公益林政府补偿的现状和问题 | 第26-33页 |
(一) 我国公益林政府补偿的现状 | 第26-27页 |
(二) 我国公益林政府补偿的问题 | 第27-33页 |
1. 体制不健全 | 第27-28页 |
2. 政策体系不完善 | 第28-29页 |
3. 运行机制不合理 | 第29-31页 |
4. 公民社会参与不足 | 第31-33页 |
四、武汉市公益林政府补偿的实证分析 | 第33-40页 |
(一) 武汉市公益林的现状 | 第33-34页 |
(二) 武汉市公益林政府补偿的主要做法 | 第34-35页 |
(三) 武汉市公益林政府补偿的反思 | 第35-40页 |
1. 武汉市政府主动性强,补偿目标明确 | 第35-36页 |
2. 武汉市公益林补偿具有良好的组织体系 | 第36-37页 |
3. 武汉市公益林补偿制度相对健全 | 第37页 |
4. 武汉市公益林补偿的产权界定清晰 | 第37-38页 |
5. 武汉市公益林补偿方式多元化 | 第38页 |
6. 武汉市公益林补偿积极提倡全社会参与 | 第38-40页 |
五、国外森林生态补偿的经验和借鉴 | 第40-49页 |
(一) 国外森林生态补偿的经验 | 第40-46页 |
1. 哥斯达黎加森林生态补偿制度 | 第40-44页 |
2. 欧洲主要国家的森林生态补偿 | 第44-45页 |
3. 墨西哥森林生态补偿 | 第45-46页 |
(二) 国外森林生态补偿经验的启示 | 第46-49页 |
1. 森林产权的界定比较明晰 | 第46-47页 |
2. 注重政府主导和市场辅助相结合的补偿方式 | 第47页 |
3. 注重法律规范 | 第47-48页 |
4. 善于利用国际生态市场 | 第48页 |
5. 注重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作用相结合 | 第48-49页 |
六、完善我国公益林政府补偿的对策 | 第49-56页 |
(一) 健全公益林补偿的体制 | 第49-50页 |
(二) 完善公益林补偿的制度 | 第50-52页 |
(三) 完善公益林补偿的运行机制 | 第52-54页 |
1. 合理补偿主体和对象 | 第52-53页 |
2. 提高补偿标准 | 第53页 |
3. 补偿方式多元化 | 第53-54页 |
(四) 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 | 第54-56页 |
结语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