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1 前言 | 第8-20页 |
·D-甘露醇概述 | 第8-16页 |
·D-甘露醇的应用 | 第8-9页 |
·甘露醇的市场情况 | 第9页 |
·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| 第9-16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17-20页 |
·本课题的立题依据 | 第17-18页 |
·本课题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2 材料方法 | 第20-51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0-28页 |
·菌株和质粒 | 第20-23页 |
·引物 | 第23-25页 |
·培养基 | 第25页 |
·主要的仪器设备和化学试剂 | 第25-2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8-51页 |
·菌株培养和发酵 | 第28-30页 |
·分析方法 | 第30-32页 |
·菌株的遗传改造 | 第32-36页 |
·用于基因表达整合敲除质粒的构建 | 第36-45页 |
·D-甘露醇代谢路径的构建 | 第45-46页 |
·Mtl-002菌株中PTS系统的失活及Ppck~*调控galP基因 | 第46-47页 |
·Mtl-003菌株的代谢进化 | 第47-48页 |
·表达外源葡萄糖异构酶基因的质粒构建 | 第48页 |
·整合外源aGI基因质粒的构建 | 第48-49页 |
·将glf基因整合至菌株的ptsI位点,并用固定强度的启动子调控 | 第49页 |
·将aGI基因整合至菌株的mgsA位点,一步同源重组调控aGI基因 | 第49-50页 |
·aGI基因一步调控后的菌株发酵 | 第50-51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51-79页 |
·D-甘露醇脱氢酶基因的表达 | 第51-53页 |
·质粒pXZ401的构建 | 第51-52页 |
·D-甘露醇脱氢酶(MDH)的酶活力测定 | 第52-53页 |
·竞争性代谢途径的敲除 | 第53-64页 |
·两步同源重组策略的构建 | 第54-55页 |
·ldhA基因的敲除 | 第55-57页 |
·frdBC基因的敲除 | 第57-59页 |
·pflB基因的敲除 | 第59-60页 |
·adhE基因的敲除 | 第60-61页 |
·mgsA基因的敲除 | 第61-62页 |
·poxB基因的敲除 | 第62-64页 |
·D-甘露醇合成途径的构建 | 第64-67页 |
·pXZ054质粒的构建 | 第64-65页 |
·MltP-mdh-fupL基因簇在染色体DNA上的整合 | 第65-66页 |
·菌株Mtl002发酵 | 第66-67页 |
·PTS系统的失活及galP基因的表达调控 | 第67-69页 |
·Mtl-002菌株中PTS系统的失活 | 第67-68页 |
·galP基因的表达调控 | 第68-69页 |
·Mtl-003菌株发酵 | 第69页 |
·Mtl-003菌株代谢进化 | 第69-70页 |
·代谢进化的基础 | 第70页 |
·Mtl-003菌株的代谢进化 | 第70页 |
·Mtl-003和Mtl-004菌株发酵 | 第70-71页 |
·菌株Mtl-003、Mtl-004发酵结果 | 第70-71页 |
·Mtl-003和Mtl-004菌株发酵结果分析 | 第71页 |
·glf基因在染色体DNA上的整合 | 第71-73页 |
·以葡萄糖为底物生产D-甘露醇菌株的构建 | 第73-79页 |
·aGI基因的整合及表达调控 | 第73-75页 |
·将aGI基因整合到菌株染色体上 | 第75-76页 |
·一步同源重组的方法调控aGI基因 | 第76-77页 |
·一步同源重组的方法调控aGI基因后的菌株发酵 | 第77-79页 |
4 结论 | 第79-80页 |
5 展望 | 第80-81页 |
6 参考文献 | 第81-88页 |
7 论文发表情况 | 第88-89页 |
8 致谢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