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论文--工业设计论文--产品设计论文

基于中国元素的家电产品情感化设计与研究

摘要第1-3页
ABSTRACT第3-9页
1 绪论第9-20页
   ·选题背景第9-11页
     ·时代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 ·文化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·研究现状第11-17页
     ·家电产品设计现状分析第11-14页
     ·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4页
     ·发展趋势第14-17页
   ·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论文的主要框架第17-18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页
     ·论文的主要框架第17-18页
   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-19页
   ·研究思路方法第1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9-20页
2 中国元素的提取第20-34页
   ·中国元素第20-23页
     ·中国元素在国外流行的原因与反思第20页
     ·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第20-22页
     ·对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思考第22-23页
   ·中国元素的归纳提取第23-33页
     ·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第23-26页
     ·中国元素的提取方法第26-3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3-34页
3 产品情感化设计理论第34-41页
   ·情感的定义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情感的起源第34页
     ·情感的本质第34页
     ·情感需求层次第34-35页
   ·情感产生过程及分类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情感的产生过程第35页
     ·情感的分类第35页
     ·人类情感特点第35-36页
   ·情感化设计理论基础第36-39页
   ·产品情感化设计的原因第39-40页
     ·从审美要求出发浅析第39页
     ·从社会发展要求出发浅析第39页
     ·从设计者自身出发浅析第39-40页
   ·产品情感化设计的意义第4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0-41页
4 家电产品的情感化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第41-52页
   ·家电产品情感化表现形式第41-47页
     ·家电的形态情感第41-42页
     ·家电的色彩情感第42-46页
     ·家电的材料情感第46-47页
   ·影响家电产品情感化设计的因素第47-52页
     ·科技因素第47-48页
     ·市场需求因素第48页
     ·设计形式因素第48-49页
     ·家居环境因素第49页
     ·文化因素第49-50页
     ·功能因素第50页
     ·美学因素第50-51页
     ·心理因素第51页
     ·本章小结第51-52页
5 基于中国元素的家电产品情感化设计原则和方法第52-66页
   ·产品设计原则第52-53页
     ·易用性原则第52页
     ·人性化原则第52页
     ·美学性原则第52页
     ·经济性原则第52页
     ·环保性原则第52页
     ·文化性原则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创新性原则第53页
   ·基于中国元素的家电产品情感化设计原则第53-56页
     ·民族性原则第53-54页
     ·自然和谐原则第54页
     ·意境含蓄表达原则第54-55页
     ·情感化设计原则第55页
     ·情趣可爱性原则第55-56页
   ·基于中国元素的家电产品情感化设计方法分析第56-61页
     ·基于中国元素的家电情趣化设计法第56页
     ·基于中国元素的家电新奇独特设计法第56-58页
     ·基于中国元素家电仿生设计法第58-59页
     ·基于中国元素家电愉悦体验设计法第59-60页
     ·“神”的情感融入第60-61页
   ·中国元素在家电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流程第61-63页
     ·明确设计内容,确定设计目标第61页
     ·用户需求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  ·产品方案设计第62页
     ·产品方案评价第62页
     ·产品最终方案及深入设计第62-63页
   ·评价方法第63-65页
     ·影响家电产品的情感化因素第63页
     ·确定方案评价表第63-64页
     ·方案评价第64-6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5-66页
6 基于中国元素的家电产品情感化设计应用实例第66-76页
   ·明确设计内容,确定设计目标第66页
     ·明确设计内容第66页
     ·通过设计调研,确定设计目标第66页
   ·需求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·设计实例第67-70页
   ·设计方案评价第70-71页
   ·最终方案设计第71-75页
     ·音响转动形态第72页
     ·音响细化展示第72-73页
     ·颜色方案第73-74页
     ·工程尺寸图第74页
     ·产品爆炸图第74-7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5-76页
7 结论与展望第76-77页
   ·论文主要研究成果第76页
   ·论文的创新之处第76页
   ·后续研究工作第76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0页
附录第80-8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修成果第83-86页
致谢第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饮食文化传播路径研究
下一篇:城市电子自助服务设施的人性化设计与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