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麦克风阵列的声源定位系统的算法研究与硬件实现
| 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| ·概述 | 第9-10页 |
| ·声源定位技术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| ·声源定位算法概括 | 第10-12页 |
| ·声源定位技术的应用 | 第12-14页 |
| ·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| ·本文结构安排 | 第14-15页 |
| 第二章 声源定位的基础理论 | 第15-22页 |
| ·麦克风阵列信号处理模型 | 第15-18页 |
| ·近场声源与远场声源的划分 | 第15-16页 |
| ·麦克风阵列近场信号模型 | 第16-17页 |
| ·麦克风阵列远场模型 | 第17-18页 |
| ·信号模型的主要差异 | 第18页 |
| ·麦克风阵列的设计 | 第18-21页 |
| ·麦克风简介 | 第18-19页 |
| ·麦克风阵列的拓扑结构 | 第19-21页 |
| ·阵元的间距和数目 | 第2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| 第三章 基于时延估计的声源定位算法 | 第22-43页 |
| ·常用的时延估计方法 | 第22-28页 |
| ·广义相关法 | 第22-26页 |
| ·最小均方自适应滤波法 | 第26-28页 |
| ·时延估计算法的选择 | 第28页 |
| ·改进的PHAT-GCC算法 | 第28-32页 |
| ·传统PHAT-GCC算法 | 第28-29页 |
| ·改进的PHAT-GCC算法 | 第29-32页 |
| ·基于时延估计的定位方法 | 第32-42页 |
| ·双麦克风阵列模型 | 第32-34页 |
| ·三元均匀直线麦克风阵列模型 | 第34-36页 |
| ·四元均匀直线麦克风阵列模型 | 第36-39页 |
| ·空间六元麦克风阵列模型 | 第39-42页 |
| ·定位法的选择 | 第4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| 第四章 声源定位系统设计 | 第43-68页 |
| ·概述 | 第43-45页 |
| ·红色飓风E45开发板简介 | 第43-44页 |
| ·系统组成 | 第44-45页 |
| ·硬件设计 | 第45-52页 |
| ·麦克风阵列设计 | 第45-46页 |
| ·音频前置放大电路设计 | 第46-48页 |
| ·A/D采样模块设计 | 第48-50页 |
| ·算法处理模块设计 | 第50-51页 |
| ·结果显示模块 | 第51-52页 |
| ·声源定位算法的实现 | 第52-67页 |
| ·带通滤波模块实现 | 第53-57页 |
| ·加窗分帧模块实现 | 第57-58页 |
| ·端点检测模块实现 | 第58-60页 |
| ·信噪比估计模块实现 | 第60-61页 |
| ·傅立叶变换模块实现 | 第61-63页 |
| ·互功率谱模块实现 | 第63-64页 |
| ·频域加权模块实现 | 第64页 |
| ·互相关函数模块实现 | 第64-65页 |
| ·峰值检测模块实现 | 第65-66页 |
| ·几何定位模块实现 | 第66页 |
| ·结果显示模块设计 | 第66-6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| 第五章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68-75页 |
| ·实验概述 | 第68-69页 |
| ·声场环境概述 | 第68页 |
| ·实验装置介绍 | 第68-69页 |
| ·实验及结果分析 | 第69-74页 |
| ·算法改进前后定位效果对比 | 第69-72页 |
| ·算法改进前后信噪比对定位性能的影响 | 第72页 |
| ·声源类型对定位性能的影响 | 第72-7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| 结论与展望 | 第75-7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7-81页 |
| 致谢 | 第81-82页 |
| 个人简历 | 第82-83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