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组织、银行论文--商业银行(专业银行)论文

临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1页
0 前言第11-18页
   ·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第11-12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信用风险管理发展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第12-14页
     ·国内对信用风险及其管理的研究第14-16页
   ·论文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学术构想与思路第16页
     ·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第16页
     ·本文的主要结构第16-17页
   ·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7-18页
1 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与信用风险管理第18-26页
   ·信用风险及相关概念第18-19页
   ·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第19-21页
     ·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第19-20页
     ·信贷市场的道德风险问题第20页
     ·信贷市场的寻租行为第20-21页
   ·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特征第21-22页
     ·信用风险的非系统性和“信贷悖论”现象第21页
     ·信用风险的传染性第21页
     ·信用风险的可控性第21-22页
     ·信用风险的周期性第22页
     ·信用风险的政策性第22页
   ·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发展第22-26页
     ·风险管理的定义第22-23页
     ·银行风险管理理论演进第23-24页
     ·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理论第24页
     ·信用风险管理的逻辑过程第24-26页
2 临商银行信用风险及其管理的现状分析第26-42页
   ·临商银行信用风险现状第26-27页
     ·临商银行的基本概况第26页
     ·临商银行的信用风险环境第26-27页
   ·临商银行信用风险的表现特征第27-30页
     ·授信集中度风险突出第28-29页
     ·信用风险的顺周期性问题明显第29-30页
   ·案例:临商银行L支行建陶业贷款信用风险分析第30-33页
     ·罗庄区陶瓷行业发展现状第30页
     ·产生L支行陶瓷业贷款风险的原因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对L支行陶瓷类存量贷款的风险评估第31-33页
   ·临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33-42页
     ·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第34-35页
     ·风险组织架构缺乏独立性,内部流程不合理第35-37页
     ·信用风险管理模式粗放,信用风险管理文化落后第37页
     ·信用风险量化手段落后,评级体系不健全第37-42页
3 临商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第42-46页
   ·宏观方面——市场外部环境第42-45页
     ·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够完善第42页
     ·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影响第42-44页
     ·地方政府干预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·微观方面——银行内部缺陷第45-46页
     ·信用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不清晰第45页
     ·信用风险管理权责对应和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第45页
     ·信用风险管理人才培养建设落后第45-46页
4 基于Credit Metrics模型的贷款风险价值实证分析第46-50页
   ·Credit Metrics模型的基本内容与计量步骤第46-47页
   ·单笔贷款Credit Metrics模型运用及结果分析第47-50页
5 完善临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第50-58页
   ·改善宏观市场环境的建议第50-51页
     ·完善城市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监管第50页
     ·把握市场定位,学习借鉴宁波先进经验第50页
     ·坚持独立经营,减少外部行政干预第50-51页
   ·建立和完善新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第51-56页
     ·加快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第51页
     ·建立科学合理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体系第51-52页
     ·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第52-56页
   ·改进内部评级体系第56-57页
     ·建立和完善基础数据库第56页
     ·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内部风险量化模型和评级体系第56-57页
   ·培育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文化第57-58页
6 结论与展望第58-59页
   ·主要结论第58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1页
致谢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--以山东L银行为例
下一篇:我国信托公司的治理及其监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