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信托公司的治理及其监管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8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9-11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1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1-15页 |
·对信托业绩效的研究回顾 | 第12-13页 |
·对信托业监管的研究回顾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| 第16页 |
·研究内容及其框架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17-18页 |
2 信托公司治理及其监管理论 | 第18-24页 |
·信托相关概念概述 | 第18-21页 |
·信托的定义 | 第18页 |
·信托的基本特征 | 第18-19页 |
·信托的功能 | 第19-21页 |
·公司治理理论 | 第21-22页 |
·一般公司治理理论 | 第21页 |
·信托公司治理机制 | 第21-22页 |
·信托监管理论 | 第22-24页 |
·信托监管定义及其相关理论 | 第22-23页 |
·监管主体 | 第23-24页 |
3 我国信托业发展情况分析 | 第24-38页 |
·我国信托业发展现状分析 | 第24-32页 |
·我国信托业的发展历程及其阶段 | 第24-25页 |
·我国信托业的发展现状 | 第25-32页 |
·我国信托业治理效率评价 | 第32-37页 |
·模型简介 | 第32-33页 |
·样本及其指标选取 | 第33-34页 |
·信托公司治理效率测算及其评价 | 第34-37页 |
·信托公司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7-38页 |
4 我国信托监管分析 | 第38-47页 |
·国外信托业主要监管模式分析 | 第38-41页 |
·英国信托监管模式 | 第38-40页 |
·美国信托监管模式 | 第40页 |
·日本信托的监管模式 | 第40-41页 |
·中国的信托监管模式及其案例分析 | 第41-44页 |
·中国的信托监管模式 | 第41-43页 |
·海南信托业的发展及其监管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我国信托监管中存在的不足 | 第44-47页 |
·国外监管模式的经验 | 第44-45页 |
·我国信托监管中存在的不足 | 第45-47页 |
5 提高信托公司治理和监管水平的措施 | 第47-54页 |
·提高我国信托公司治理水平的措施 | 第47-48页 |
·建立多元化的股权结构 | 第47页 |
·建立健全信托公司风险预警、防范和补偿机制 | 第47-48页 |
·完善我国信托公司监管体系的政策措施 | 第48-50页 |
·借鉴日本模式,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管模式 | 第48页 |
·设立单独的信托监管机构 | 第48-49页 |
·充分发挥信托业协会的作用 | 第49-50页 |
·鼓励组建以信托公司为枢纽的金融控股集团 | 第50-54页 |
·组建金融控股集团内容第一且形式不限 | 第50-51页 |
·组建以信托公司为枢纽的金融控股集团的作用 | 第51-52页 |
·以信托公司为枢纽的金融控股集团需要整体监管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个人简历 | 第57页 |
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