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2页 |
| 0 绪论 | 第12-18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内外城市群的相关研究 | 第13-18页 |
| ·国外城市群的相关研究 | 第13-15页 |
| ·国内城市群的相关研究 | 第15-18页 |
| ·研究的方法 | 第18页 |
| ·论文的体例安排 | 第18页 |
| 1 城市群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 | 第18-22页 |
| ·城市群的本质是聚集经济 | 第19-20页 |
| ·聚集经济理论 | 第19页 |
| ·产业集群理论 | 第19-20页 |
| ·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| 第20页 |
| ·城市群的核心是产业集群 | 第20-22页 |
| ·产业集群为城市群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| 第20-21页 |
| ·产业集群反衰退作用促进城市群经济发展 | 第21页 |
| ·产业集群增强城市群的区域创新优势 | 第21-22页 |
| 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群发展现状 | 第22-31页 |
| ·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群范围的确定 | 第22-23页 |
| ·环渤海都市圈 | 第22页 |
| ·山东半岛城市群 | 第22-23页 |
| ·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群的界定 | 第23页 |
| ·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群发展现状 | 第23-30页 |
| ·城市群发展初具规模 | 第23-24页 |
| ·城市群空间框架初步形成 | 第24-25页 |
| ·城市群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| 第25-26页 |
| ·城市群的产业集群实力较强 | 第26-30页 |
| ·城市群内的开发园区密集 | 第30页 |
| ·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| 第30-31页 |
| ·城市群核心城市的龙头作用不突出 | 第30页 |
| ·城市群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协同发展程度不高 | 第30-31页 |
| ·城市群和产业集群政策、人文等环境有待改善 | 第31页 |
| ·城市群中的蓝色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偏低 | 第31页 |
| ·城市群中的开发园区集约化程度不高 | 第31页 |
| 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群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1-35页 |
| ·自然环境因素 | 第32页 |
| ·宏观政策因素 | 第32-33页 |
| ·产业发展因素 | 第33-35页 |
| ·产业规模扩大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| ·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| 4 我国部分城市群发展经验借鉴 | 第35-37页 |
| ·长江三角洲、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验借鉴 | 第35-36页 |
| ·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经验借鉴 | 第36-37页 |
| 5 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群发展对策建议和趋势分析 | 第37-42页 |
| ·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| 第37-41页 |
| ·协调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发展 | 第38页 |
| ·完善城市群交通信息网络系统 | 第38-39页 |
| ·以开发园区为载体实施产业集群战略 | 第39-40页 |
| ·构建城市群蓝色产业体系 | 第40-41页 |
| ·实现“三组团”城市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| 第41页 |
| ·发展趋势分析 | 第41-42页 |
| 6 简要结论 | 第42-4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4-45页 |
| 致谢 | 第45-46页 |
| 个人简历 | 第46页 |
|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