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机械、仪表工业论文--仪器、仪表论文--光学仪器论文--物理光学仪器论文

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若干核心技术研究及其应用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20页
第1章 绪论第20-36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20-26页
     ·红外光谱学的发展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红外光谱及红外光谱仪第21-24页
     ·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优势第24-26页
   ·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概况第26-33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进展概述第26-32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概况第32-33页
   ·选题思路及意义第33-34页
   ·论文结构第34-36页
第2章 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理论基础第36-59页
   ·迈克尔逊干涉仪第36页
   ·傅里叶变换光谱学基本公式第36-38页
   ·截趾第38-42页
     ·仪器函数第39页
     ·截趾第39-42页
   ·分辨率第42-44页
     ·分辨率判据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影响分辨率的因素第43-44页
   ·采样第44-46页
     ·奈奎斯特采样定律第44-45页
     ·频率混叠第45页
     ·波数精度第45-46页
   ·相位误差第46-49页
     ·相位误差的产生第46-47页
     ·相位校正方法第47-49页
   ·迈克尔逊干涉仪失调分析第49-54页
     ·迈克尔逊干涉仪失调原因第49-51页
     ·干涉仪失调建模及分析第51-54页
     ·干涉仪失调误差分析第54页
   ·其他影响性能的因素第54-59页
     ·入射光束的发散对光谱仪性能的影响第54-57页
     ·动镜运动的不稳定性第57-59页
第3章 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研制第59-137页
   ·引言第59页
   ·光学系统结构第59-73页
     ·光路组成第59-61页
     ·外光源和光阑第61-63页
     ·分束器第63-64页
     ·检测器第64-68页
       ·检测器的重要参数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·红外检测器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·激光检测器第67-68页
     ·非球面反射镜第68-73页
       ·非球面镜计算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·非球面镜应用第70-73页
   ·动镜运动控制系统第73-94页
     ·动镜驱动系统机械结构第73-75页
     ·音圈直线电机控制模型分析第75-79页
       ·音圈直线电机原理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·音圈直线电机建模第76-79页
     ·直线电机运动控制硬件系统第79-85页
       ·参考激光干涉信号检测变换电路第79-82页
       ·直线电机DSP控制电路第82-85页
     ·直线电机运动控制软件算法第85-93页
       ·增量式PID控制算法第85-89页
       ·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及其学习算法第89-91页
       ·直线电机DSP控制流程第91-93页
     ·实验结果第93-94页
   ·定镜动态校正系统第94-113页
     ·定镜动态校正系统工作原理第94-99页
       ·相位检测原理及其与电磁致动器的一致性第94-96页
       ·动态校正系统机械结构第96-98页
       ·电磁致动系统工作原理第98-99页
     ·电磁致动器磁场模型及特性分析第99-100页
     ·电磁致动器磁场的有限元分析第100-104页
       ·有限元分析方法及工具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  ·电磁致动器模型的ANSYS有限元仿真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·定镜动态校正硬件设计第104-110页
       ·激光相位检测模块第104-106页
       ·CPLD硬件开发简介第106-108页
       ·动态校正控制器模块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  ·电磁致动器驱动电路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·定镜动态校正算法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·实验数据分析第111-113页
   ·数据采集系统设计第113-130页
     ·数据采集系统结构第113-114页
     ·采样时钟第114-116页
     ·基于OrCAD~(?)仿真的模拟滤波器快速设计第116-125页
       ·OrCAD~(?)简介第116-117页
       ·模拟滤波器常用指标第117页
       ·模拟滤波器类型第117-119页
       ·模拟滤波器电路结构第119页
       ·模拟滤波器设计方法第119-123页
       ·模拟滤波器参数调整问题第123-125页
     ·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设计第125-127页
     ·数据采集系统软件设计第127-130页
   ·实验结果第130-137页
     ·空气背景光谱第130-131页
     ·聚苯乙烯样品光谱第131-132页
     ·近红外光谱第132页
     ·分辨率实验第132-133页
     ·波数准确度实验第133-135页
     ·信噪比实验第135-137页
第4章 傅里叶红外光谱数据处理第137-148页
   ·基线校正第137-138页
   ·干涉图截取与插值第138-140页
   ·峰值提取第140-141页
   ·谱图平滑第141-142页
   ·导数谱第142-143页
   ·傅里叶自解卷积第143-146页
   ·谱图检索第146-148页
第5章 新型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研制第148-158页
   ·引言第148-149页
   ·仪器光学结构及特点第149-151页
   ·动镜驱动系统结构及特点第151-153页
   ·水中油的测量原理及定量计算第153-155页
   ·数据采集及实验结果第155-157页
   ·结论第157-158页
第6章 总结与展望第158-162页
   ·全文内容总结第158-159页
   ·本文的创新点第159-160页
   ·展望第160-162页
参考文献第162-174页
研究成果第174-175页
参与项目情况第175-176页
致谢第176页

论文共1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复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
下一篇:复杂环境下多UCAV协同规划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