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8页 |
摘要 | 第8-9页 |
1. 文献综述 | 第9-20页 |
·甘薯及甘薯病毒病 | 第9-14页 |
·侵染甘薯的病毒种类及危害 | 第9-11页 |
·几种主要甘薯病毒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4页 |
·甘薯羽状斑驳病毒(SPFMV) | 第11-12页 |
·甘薯潜隐病毒(SPLV) | 第12页 |
·甘薯G病毒(SPVG) | 第12-13页 |
·甘薯褪绿矮缩病毒(SPCSV) | 第13-14页 |
·甘薯脉花叶病毒(SPVMV) | 第14页 |
·甘薯的遗传转化方法 | 第14-16页 |
·农杆菌介导法 | 第15-16页 |
·基因枪法 | 第16页 |
·电击法 | 第16页 |
·转基因甘薯研究进展 | 第16-18页 |
·抗病毒转基因甘薯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·抗虫转基因甘薯的研究 | 第17页 |
·改良品质的转基因甘薯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·RNAi技术的研究进展 | 第18-20页 |
·RNAi技术的原理 | 第18页 |
·RNAi技术的应用 | 第18-20页 |
引言 | 第20-21页 |
2. 材料方法 | 第21-31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1页 |
·甘薯品种 | 第21页 |
·质粒及菌株 | 第21页 |
·酶和试剂 | 第21页 |
·配制缓冲液 | 第21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1-31页 |
·基本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| 第21-23页 |
·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| 第22页 |
·转化大肠杆菌 | 第22页 |
·提取质粒 | 第22页 |
·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| 第22-23页 |
·转化农杆菌 | 第23页 |
·ELISA法检测病毒含量 | 第23页 |
·三种甘薯病毒RNA干涉(RNAi)载体的构建 | 第23-26页 |
·目的基因的设计及合成 | 第23-24页 |
·引物的设计及合成 | 第24页 |
·RNAi载体的构建 | 第24-26页 |
·利用农杆菌浸润法研究RNAi载体对3种病毒的抑制效果 | 第26-27页 |
·配制注射缓冲液 | 第26页 |
·农杆菌的活化 | 第26页 |
·注射感病甘薯植株 | 第26-27页 |
·ELISA法检测注射前后甘薯叶片病毒含量的变化 | 第27页 |
·RNAi载体对甘薯的遗传转化 | 第27-31页 |
·甘薯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建立 | 第27页 |
·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甘薯 | 第27-28页 |
·基因枪法转化甘薯 | 第28-31页 |
3. 结果与分析 | 第31-36页 |
·3种甘薯病毒RNAi载体的构建 | 第31-32页 |
·RNAi载体(pBIN-SPFLG)对3种病毒的抑制效果 | 第32-33页 |
·甘薯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建立 | 第33页 |
·外源基因对甘薯的遗传转化及再生植株的获得 | 第33-35页 |
·再生甘薯植株的PCR检测及序列测定 | 第35-36页 |
4. 结论与讨论 | 第36-39页 |
·结论 | 第36页 |
·讨论 | 第36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6页 |
Abstract | 第46-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