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麦论文--小麦论文

黄淮麦区主要小麦品种苗期磷效率鉴定和低磷响应基因的筛选研究

致谢第1-7页
摘要第7-8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8-20页
   ·通过生物学途径提高植物磷效率的重要意义第8-9页
   ·植物的磷素和磷效率研究第9-10页
     ·植物的磷素营养研究第9页
     ·植物的磷效率研究第9-10页
   ·植物对磷胁迫的生理生化分析第10-14页
     ·根系形态和分布变化第11-12页
     ·根际的适应反应第12页
     ·根的吸收动力学变化第12-13页
     ·植物体内同化物和磷的分配,以及磷的再利用第13-14页
   ·植物对磷胁迫的分子遗传学分析第14-18页
     ·植物对低磷胁迫响应基因的研究第14页
     ·小麦磷效率分子标记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·cDNA-AFLP技术第15-18页
   ·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第18-20页
     ·目的意义第18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18-20页
第二章 黄淮麦区主要小麦品种苗期磷效率鉴定第20-39页
   ·材料、仪器与试剂第20-22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20-21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与试剂第21-22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22-27页
     ·实验准备第22页
     ·小麦水培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小麦生理检测样品的制备第23页
     ·小麦磷效率评价分析所用公式第23页
     ·小麦RNA样品的提取和纯化,及cDNA的合成第23-27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7-37页
     ·不同基因型小麦的生物量、地上部生物量和地下部生物量第27-29页
     ·不同基因型小麦的吸磷量及磷浓度情况第29-33页
     ·不同基因型小麦的根冠比第33页
     ·不同基因型小麦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物量和磷元素分配第33-35页
     ·不同基因型小麦根系的磷吸收状况第35-37页
   ·结论与讨论第37-39页
     ·结论第37页
     ·讨论第37-39页
第三章 黄淮麦区主要小麦品种低磷响应基因的筛选研究第39-57页
 引言第39页
   ·材料、仪器与试剂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39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与试剂第39-40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40-51页
     ·小麦水培方法第40页
     ·小麦RNA样品的提取和纯化第40页
     ·cDNA-AFLP表达谱分析第40-51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51-54页
     ·小麦地上部与地下部总RNA提取与纯化第51页
     ·双链cDNA的合成第51-52页
     ·cDNA-AFLP表达谱分析第52页
     ·测序结果分析及荧光定量PCR检验第52-54页
   ·结论与讨论第54-57页
     ·结论第54-55页
     ·讨论第55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2页
ABSTRACT第62-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三种甘薯病毒RNA干涉载体的构建及对甘薯的遗传转化
下一篇:降解菌对二氯喹啉酸胁迫下烤烟生理特性及组织结构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