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心理学论文--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--学习与记忆论文

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3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3-33页
 1 阅读的眼动研究概述第13-16页
   ·眼动记录法第13-14页
   ·阅读过程中的眼动形式第14-16页
 2 阅读知觉广度概述第16-20页
   ·阅读知觉广度的定义第16-17页
   ·阅读知觉广度的类型第17页
   ·阅读的知觉广度的特性第17-18页
   ·阅读的知觉广度的影响因素第18-20页
 3 阅读知觉广度的研究技术第20-26页
   ·早期的知觉广度研究技术第21-22页
   ·移动窗口技术第22-23页
   ·中央凹掩蔽技术第23-24页
   ·边界技术第24-25页
   ·随眼动变化技术的掩蔽类型第25-26页
 4 各语言系统知觉广度的研究进展第26-31页
   ·拼音文字系统知觉广度的研究第26-28页
   ·其它文字系统知觉广度的研究第28-29页
   ·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研究第29-31页
 5 中文阅读基本加工单元第31-33页
第二章 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第33-38页
 1 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第33-34页
 2 研究思路第34-36页
 3 研究意义第36-37页
 4 本研究的创新第37-38页
第三章 实验研究第38-80页
 研究一 不同掩蔽刺激干扰效应的实验研究第38-50页
  实验1:移动窗口范式下不同掩蔽刺激干扰效应的实验研究第38-43页
   1 研究目的第38-39页
   2 研究方法第39-40页
   ·被试第39页
   ·实验设计第39页
   ·实验仪器第39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第39-40页
   ·实验程序第40页
   ·分析指标第40页
   3 结果与分析第40-43页
   4 讨论第43页
  实验2:掩蔽范式下不同掩蔽刺激干扰效应的实验研究第43-50页
   1 研究目的第43-44页
   2 研究方法第44-45页
   ·被试第44页
   ·实验设计第44页
   ·实验仪器第44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第44页
   ·实验程序第44-45页
   ·分析指标第45页
   3 结果与分析第45-49页
   4 讨论第49-50页
 研究二 移动窗口范式下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研究第50-65页
  实验3 以汉字为呈现单元时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研究第51-58页
   1 研究目的第51页
   2 研究方法第51-53页
   ·被试第51页
   ·实验设计第51-52页
   ·实验仪器第52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第52-53页
   ·实验程序第53页
   ·分析指标第53页
   3 结果与分析第53-57页
   4 讨论第57-58页
  实验4 以双字词为呈现单元时的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研究第58-65页
   1 研究目的第59页
   2 研究方法第59-60页
   ·被试第59页
   ·实验设计第59页
   ·实验仪器第59-60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第60页
   ·实验程序第60页
   ·分析指标第60页
   3 结果与分析第60-64页
   4 讨论第64-65页
 研究三 掩蔽范式下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验证第65-80页
  实验5 以汉字为呈现单元时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验证第65-73页
   1 研究目的第66页
   2 研究方法第66-67页
   ·被试第66页
   ·实验设计第66页
   ·实验仪器第66-67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第67页
   ·实验程序第67页
   ·分析指标第67页
   3 结果与分析第67-72页
   4 讨论第72-73页
  实验6 以双字词为呈现单元时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验证第73-80页
   1 研究目的第73页
   2 研究方法第73-74页
   ·被试第73页
   ·实验设计第73页
   ·实验仪器第73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第73-74页
   ·实验程序第74页
   ·分析指标第74页
   3 结果与分析第74-78页
   4 讨论第78-80页
第四章 总讨论第80-88页
 1 不同掩蔽刺激干扰效应第80-81页
 2 可视(掩蔽)窗口大小对阅读的影响第81页
 3 以汉字为呈现单元时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范围第81-83页
 4 以双字词为呈现单元时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范围第83-84页
 5 中文阅读的基本加工单元第84-86页
 6 研究的突破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第86-88页
第五章 结论第88-89页
参考文献第89-99页
附录第99-107页
后记第107-108页

论文共10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文复合词预视加工的眼动研究
下一篇:关系类别的间接性学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