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心理学论文--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

中文复合词预视加工的眼动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4页
第一部分 文献综述第14-28页
 1 复合词加工方式的理论研究第14-17页
 2 眼动控制的理论模型第17-21页
 3 串行与并行模型的理论冲突第21-28页
   ·副中央凹预视效应第21-22页
   ·副中央凹-中央凹效应第22-28页
第二部分 研究目的及研究设计第28-36页
 1 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及特点第28-29页
   ·实验研究的目的第28页
   ·实验研究的特点第28-29页
 2 研究设计第29-31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29-30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30-31页
 3 常用眼动指标第31-33页
   ·空间指标第32页
   ·时间指标第32-33页
 4 研究意义第33-36页
   ·理论意义第33-35页
   ·实践意义第35-36页
第三部分 实证研究第36-97页
 研究一 中文句子阅读中单纯词、复合词、短语的预视加工第36-51页
  1 研究目的第36-38页
  2 研究方法第38-42页
   ·被试第38页
   ·实验仪器第38页
   ·实验设计与材料第38-40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的评定第40-42页
   ·实验程序第42页
  3 结果与分析第42-48页
   ·单字的分析第43-47页
   ·整词的分析第47-48页
  4 讨论第48-51页
 研究二 中文句子阅读中不同类型复合词的预视加工第51-77页
  实验1 名-名和形-名复合词的预视加工第51-62页
   1 研究目的第51-52页
   2 研究方法第52-55页
   ·被试第52页
   ·实验仪器第52页
   ·实验设计与材料第52-54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的评定第54-55页
   ·实验程序第55页
   3 结果与分析第55-60页
   ·单字的分析第56-58页
   ·整词的分析第58-60页
   4 讨论第60-62页
  实验2 中央凹加工负荷对复合词预视加工的影响第62-77页
   1 研究目的第62-64页
   2 研究方法第64-69页
   ·被试第64页
   ·实验仪器第64-65页
   ·实验设计与材料第65-67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的评定第67-69页
   ·实验程序第69页
   3 结果与分析第69-74页
   ·单字的分析第70-72页
   ·整词的分析第72-74页
   4 讨论第74-77页
 研究三 词边界信息对单字词和复合词预视加工的影响第77-97页
  实验1 词间空格信息对单字词和复合词预视加工的影响第77-91页
   1 研究目的第77-79页
   2 研究方法第79-83页
   ·被试第79页
   ·实验仪器第79-80页
   ·实验设计与材料第80-82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的评定第82-83页
   ·实验程序第83页
   3 结果与分析第83-89页
   ·空格效应的分析第84-87页
   ·边界效应的分析第87-89页
   4 讨论第89-91页
  实验2 词间阴影信息对单字词和复合词预视加工的影响第91-97页
   1 研究目的第91页
   2 研究方法第91-93页
   ·被试第91页
   ·实验仪器第91-92页
   ·实验设计与材料第92页
   ·实验程序第92-93页
   3 结果与分析第93-95页
   4 讨论第95-97页
第四部分 总讨论第97-105页
 1 复合词的加工方式第97-99页
 2 中文阅读中的眼动控制第99-103页
   ·副中央凹预视效益第99-102页
   ·副中央凹-中央凹效应第102-103页
 3 本论文的创新第103-104页
 4 研究展望第104-105页
第五部分 总结论第105-106页
第六部分 参考文献第106-116页
致谢第116-117页

论文共11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真实场景中视觉搜索的背景线索效应
下一篇: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