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股票期权计划的激励性和有效性研究—理论与个案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2-13页 |
·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组织框架 | 第13-17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组织框架 | 第14-17页 |
·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| 第17-18页 |
·创新点 | 第17页 |
·难点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、文献综述及论文分析框架 | 第18-41页 |
·股票期权激励的相关概念 | 第18-22页 |
·股票期权的概念及特点 | 第18-19页 |
·股票期权计划的基本要素 | 第19页 |
·股票期权激励的原理分析 | 第19-22页 |
·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2-27页 |
·委托代理理论与股票期权激励 | 第22-23页 |
·管理激励理论与股票期权激励 | 第23-25页 |
·产权理论与股票期权激励 | 第25-26页 |
·人力资本理论与股票期权激励 | 第26-27页 |
·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与股票期权激励 | 第27页 |
·国内外关于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文献综述 | 第27-35页 |
·国外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文献回顾 | 第27-29页 |
·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文献回顾 | 第29-35页 |
·个案分析中的两个核心概念 | 第35-38页 |
·股票期权计划的激励性 | 第35-36页 |
·股票期权计划的有效性 | 第36-38页 |
·本文个案的分析方法与框架 | 第38-41页 |
第3章 双鹭药业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| 第41-65页 |
·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| 第41-46页 |
·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主要股东的发展沿革 | 第41-43页 |
·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行业背景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 | 第44-46页 |
·双鹭药业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原因和有利条件分析 | 第46-50页 |
·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原因 | 第46-48页 |
·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有利条件 | 第48-50页 |
·双鹭药业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内容分析 | 第50-65页 |
·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主要内容 | 第50-54页 |
·相关分析 | 第54-62页 |
·与其他公司的比较 | 第62-63页 |
·本节结论 | 第63-65页 |
第4章 双鹭药业股票期权计划的激励性分析 | 第65-76页 |
·激励对象股票期权持有比例分析 | 第65-67页 |
·相关数据统计 | 第65-66页 |
·持有比例分析 | 第66-67页 |
·股票期权计划对激励对象及员工收入的影响分析 | 第67-70页 |
·对激励对象绝对收入及相对收入的影响 | 第68-70页 |
·对普通员工收入的影响 | 第70页 |
·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行权条件分析 | 第70-76页 |
·双鹭药业股票期权计划的行权条件分析 | 第70-73页 |
·与其他公司行权条件的比较 | 第73-76页 |
第5章 双鹭药业股票期权计划的有效性分析 | 第76-97页 |
·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实施前后业绩指标对比 | 第76-89页 |
·财务指标 | 第76-84页 |
·市场指标 | 第84-89页 |
·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对管理层行为的影响分析 | 第89-93页 |
·双鹭药业实施股票期权计划过程中重大影响事件 | 第89页 |
·各事件对双鹭药业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影响分析 | 第89-93页 |
·大股东股票份额变化和媒体所持态度分析 | 第93-97页 |
·大股东股票份额变化 | 第93-96页 |
·媒体对双鹭药业行权结束后所持态度 | 第96-97页 |
第6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| 第97-102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97页 |
·相关建议 | 第97-101页 |
·本文研究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| 第101-10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2-10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09-110页 |
致谢 | 第110-11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