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7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·问题提出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实践意义 | 第11页 |
·文章创新点 | 第11-12页 |
·本研究重要概念的界定 | 第12-15页 |
·知识型员工 | 第12页 |
·工作压力 | 第12-13页 |
·情绪智力 | 第13-14页 |
·职业倦怠 | 第14-15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知识型员工职业倦怠的一般理论 | 第17-30页 |
·工作压力、情绪智力、职业倦怠的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| 第17-22页 |
·工作压力理论 | 第17-18页 |
·情绪智力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职业倦怠相关理论 | 第19-22页 |
·工作压力、职业倦怠、情绪智力的测量方法 | 第22-25页 |
·情绪智力测量方法 | 第22-23页 |
·职业倦怠问卷 | 第23-25页 |
·知识型员工特点 | 第25-27页 |
·知识型员工职业倦怠高发原因 | 第27-28页 |
·知识型员工职业倦怠表现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知识型员工职业倦怠现状研究 | 第30-45页 |
·理论构思 | 第30-31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31页 |
·研究步骤 | 第31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31-32页 |
·调查问卷的设计 | 第32-34页 |
·调查问卷的说明 | 第32-33页 |
·研究步骤及对象说明 | 第33-34页 |
·问卷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 | 第34-38页 |
·因素分析 | 第34-37页 |
·信度检验 | 第37-38页 |
·调查结果 | 第38-44页 |
·总体现状 | 第38-39页 |
·基于人口特征学的知识型员工职业倦怠现状 | 第39-42页 |
·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的关系 | 第42-44页 |
·结论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情绪影响因素对职业倦怠的效应分析 | 第45-57页 |
·情绪的内涵 | 第45页 |
·情绪智力的调节作用 | 第45-46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46-47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47-48页 |
·研究结果 | 第48-57页 |
·基于不同人口统计学基础上的对内外部情感动机的差异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情绪影响因素对职业倦怠各维度的影响 | 第49-51页 |
·情绪智力在情绪影响因素与职业倦怠之间的调节作用检验 | 第51-54页 |
·调节效果分析 | 第54-55页 |
·结论 | 第55-57页 |
第五章 基于情绪视角的对职业倦怠的干预 | 第57-80页 |
·基于提升情绪智力的个体干预 | 第57-64页 |
·情绪智力的内容 | 第57-61页 |
·提升情绪智力的作用 | 第61-62页 |
·职业倦怠的个体干预 | 第62-64页 |
·基于情绪管理的组织干预 | 第64-80页 |
·情绪管理起源与发展 | 第64-66页 |
·情绪的调节作用 | 第66-67页 |
·情绪管理的内容 | 第67-72页 |
·情绪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| 第72-73页 |
·干预策略 | 第73-80页 |
第六章 论文结论和有待改进之处 | 第80-83页 |
·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| 第80-81页 |
·论文有待改进之处 | 第81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9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5-96页 |
附录一 | 第96-98页 |
附录二:核心程序 | 第98-100页 |
致谢 | 第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