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初等教育论文--教师与学生论文--教师、班主任论文

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主题班会的有效设计与实施策略及措施--以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小学为例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1 引言第11-18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小学主题班会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第11页
     ·当前小学主题班会有效性问题是改革关注的焦点第11页
     ·作者德育工作者的身份为该选题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第11-12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12页
     ·加强小学主题班会有效设计与实施的理论研究第12页
     ·促进小学主题班会的课程化改革第12页
     ·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第12页
   ·文献综述第12-16页
     ·“主题班会”定义的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  ·新课程背景下主题班会的特点第13-14页
     ·新课程背景下主题班会的作用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小学主题班会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第15页
     ·提高小学主题班会有效性的措施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6-18页
     ·文献资料法第16页
     ·问卷调查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·专家访谈法第17-18页
2 主题班会概述第18-20页
   ·主题班会的概念第18页
   ·小学主题班会的重要作用第18-20页
     ·对学生发挥主题德育作用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载体第19页
     ·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第19-20页
3 小学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的现状、存在的问题第20-22页
   ·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的现状第20页
     ·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均为班主任第20页
     ·主题班会内容多为日常班务处理第20页
     ·主题班会有固定的开展时间第20页
   ·小学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存在的问题第20-22页
     ·混淆常规班务与主题班会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内容随意化,缺乏体系性第21页
     ·教师包办,缺乏学生主体性第21页
     ·德育目的性不强第21-22页
4 小学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有效性要求第22-24页
   ·体现小学生思想年龄特点和德育重点第22-23页
   ·体现德育双主体的特点第23页
   ·以课程化建设与实施为保障第23-24页
5 树人小学主题班会的有效设计与实施策略第24-28页
   ·树人小学的特点第24-25页
     ·立足德育课程,开发德育资源第24页
     ·营造育德氛围,加强环境育德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开展德育模块活动,活动中体验成长第25页
   ·树人小学主题班会的改革目标第25-26页
   ·树人小学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策略第26-28页
     ·体现学校模式化与班级个性化结合第26页
     ·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第26页
     ·体现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德育成长的结合第26-27页
     ·体现学校引导、检查、与督促相结合第27-28页
6 树人小学主题班会有效设计与实施措施第28-33页
   ·采用校、班、生三级联动第28-30页
     ·学校德育处拟定学年分段主题班会课程目标与体系第28页
     ·班主任组织引导学生确定主题班会主题和实施形式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学生主动积极设计实施主题班会第29-30页
   ·恰当发挥班主任教师的主导作用第30-31页
     ·主题班会设计阶段的主导作用第30页
     ·主题班会实施阶段的主导作用第30-31页
     ·主题班会结束阶段的主导作用第31页
     ·主题班会后的延伸教育第31页
   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主体和督导方式第31-33页
     ·班主任老师、学生、家长共同构成主题班会第一评价主体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学校德育专家、德育工作管理者共同形成主题班会的第二评价主体第32页
     ·评价与督导结合,借助两类评价主体的沟通与交流,促进主题班会的实效性第32-33页
7 结束语第33-34页
参考文献第34-35页
附录第35-37页
致谢第37-38页

论文共3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研究
下一篇:小学低段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