缩略词表 | 第1-8页 |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引言 | 第11-12页 |
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| 第12-27页 |
1 中医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 | 第12-14页 |
·历代医家对中风的认识 | 第12-13页 |
·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诊断和中医治疗 | 第13页 |
·缺血性中风中药药理研究 | 第13-14页 |
2 现代医学与缺血性脑中风 | 第14-18页 |
·缺血性中风的发病因素 | 第15页 |
·缺血性中风的现代机理研究 | 第15-17页 |
·缺血性中风的现代医学诊断和治疗 | 第17-18页 |
3 自噬与缺血性脑中风 | 第18-20页 |
·自噬概述 | 第19-20页 |
·自噬与脑缺血 | 第20页 |
4 火神派扶阳与脑缺血性中风 | 第20-26页 |
·火神派认识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基本思路 | 第21-22页 |
·温阳化瘀开窍方的设计组成与分析 | 第22-26页 |
5 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| 第27-61页 |
实验一 温阳化瘀开窍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| 第27-38页 |
1 实验材料 | 第27-28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27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27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27-28页 |
·中药制备 | 第28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28-30页 |
·实验动物分组 | 第28页 |
·建立模型 | 第28-29页 |
·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| 第29页 |
·脑梗死体积测定 | 第29页 |
·病理形态学光镜观察 | 第29-30页 |
·统计学分析 | 第30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30-36页 |
·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| 第30-31页 |
·脑梗死体积测定 | 第31-33页 |
·病理形态学光镜观察 | 第33-36页 |
4 讨论 | 第36-38页 |
实验二 温阳化瘀开窍方对(MCAO/R)大鼠自噬特征性指标Beclin1、bcl-2表达的研究 | 第38-53页 |
1 实验材料 | 第38-39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38页 |
·主要药物及试剂 | 第38-39页 |
·中药制备 | 第39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39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39-42页 |
·实验动物分组 | 第39-40页 |
·建立模型 | 第40页 |
·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| 第40页 |
·病理形态学观察 | 第40页 |
·透射电镜观察自噬 | 第40页 |
·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,bcl-2蛋白的表达 | 第40-42页 |
·免疫组化检测Beclin1的表达 | 第42页 |
·统计方法 | 第42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42-52页 |
·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| 第42-43页 |
·病理形态学观察(详见图2.1) | 第43-45页 |
·透射电镜观察自噬(详见图2.2) | 第45-46页 |
·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、Bcl-2表达 | 第46-51页 |
·免疫组化检测Beclin1的表达 | 第51-52页 |
4 讨论 | 第52-53页 |
实验三 温阳化瘀开窍方对MCAO/R大鼠cAMP/PKA/CREB通路的影响 | 第53-61页 |
1 实验材料 | 第53-54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53页 |
·主要药物 | 第53-54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54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54-55页 |
·实验动物分组 | 第54-55页 |
·建立模型 | 第55页 |
·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| 第55页 |
·免疫印迹检测(Westernblot)p-CREB蛋白表达 | 第55页 |
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-CREB表达 | 第55页 |
·统计学分析 | 第55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55-59页 |
·神经功能缺陷评分 | 第55页 |
·cAMP/PKA通路p-CREB蛋白表达 | 第55-57页 |
·p-CREB的表达情况 | 第57页 |
·相同部位不同组别之间CREB含量的异同 | 第57-58页 |
·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REB表达 | 第58-59页 |
4 讨论 | 第59-61页 |
第三部分 结语 | 第61-64页 |
1 研究结语 | 第61-62页 |
·温阳化瘀开窍方对(MOCA/R)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| 第61页 |
·温阳化瘀开窍方对(MCAO/R)大鼠自噬特征性指标Beclin1、bcl-2表达的研究 | 第61-62页 |
·温阳化瘀开窍方对MCAO/R大鼠cAMP/PKA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| 第62页 |
2 本研究创新点 | 第62-63页 |
3 展望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5页 |
综述一 | 第75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90页 |
综述二 | 第90-10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7-102页 |
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102-103页 |
研究生在学期间获奖励情况 | 第103-104页 |
附录 | 第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