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校校园红色文化的德育功能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1 绪论 | 第8-20页 |
·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| 第8-1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-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1-15页 |
·文化 | 第11-12页 |
·红色文化 | 第12页 |
·校园红色文化 | 第12-14页 |
·德育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·简要评述 | 第17页 |
·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7-2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8-20页 |
2 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及传承价值 | 第20-31页 |
·红色文化的形成 | 第20-23页 |
·主体构建: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| 第20-21页 |
·实践基础: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 | 第21-22页 |
·洋为中用: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| 第22页 |
·古为今用: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| 第22-23页 |
·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 | 第23-26页 |
·红色文化的形态 | 第23页 |
·红色文化的内容 | 第23-25页 |
·红色文化的特征 | 第25-26页 |
·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 | 第26-31页 |
·培育“四有”新人 | 第26-27页 |
·推进高校党建工作 | 第27-28页 |
·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| 第28-29页 |
·加强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| 第29-31页 |
3 校园红色文化与高校德育 | 第31-41页 |
·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 | 第31-35页 |
·引领高校教育不断追求创新与发展 | 第31-32页 |
·引领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成人 | 第32-33页 |
·引领高校建设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| 第33-34页 |
·引领高校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 | 第34-35页 |
·红色文化与德育的关系 | 第35-38页 |
·红色文化是优质的德育资源 | 第35-36页 |
·红色文化丰富了德育的内容 | 第36-37页 |
·红色文化是开展德育的有效载体 | 第37页 |
·红色文化教育是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 | 第37-38页 |
·高校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上存在的问题 | 第38-41页 |
·对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视不够 | 第38页 |
·忽视红色文化资源精神内涵 | 第38-39页 |
·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成本高 | 第39页 |
·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形式单一 | 第39-41页 |
4 高校校园红色文化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 | 第41-53页 |
·高校红色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导向 | 第41-43页 |
·引领指导正确的政治方向 | 第41-42页 |
·凝聚整合合理的行为习惯 | 第42页 |
·调适激发积极的精神动力 | 第42-43页 |
·熏陶塑造健全的个体人格 | 第43页 |
·高校校园红色文化德育功能的实现原则 | 第43-46页 |
·发扬传统,与时俱进的原则 | 第44页 |
·重视主体,以人为本的原则 | 第44-45页 |
·开展实践,知行统一的原则 | 第45页 |
·突出重点,力求全面的原则 | 第45-46页 |
·高校校园红色文化德育功能的有效途径 | 第46-53页 |
·学生积极主动地广泛参与红色文化 | 第46-47页 |
·教师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学习红色文化 | 第47-48页 |
·学校发挥好红色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| 第48-51页 |
·社会制定扶持红色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 | 第51-53页 |
结语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