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旧居住小区静态交通改造研究--以合肥市安居苑为例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插图或附表清单 | 第11-13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2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3页 |
| ·国内外相关理论与研究 | 第13-19页 |
| ·国外居住区交通规划思想研究 | 第13-18页 |
| ·国内居住区交通规划思想研究 | 第18-19页 |
| 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9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19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9页 |
| ·研究内容、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19-22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20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20-22页 |
| 第二章 居住小区静态交通相关要素分析 | 第22-29页 |
| ·居住小区 | 第22-23页 |
| ·概念 | 第22页 |
| ·旧居住小区的特点 | 第22-23页 |
| ·静态交通 | 第23-24页 |
| ·停车场 | 第24页 |
| ·停车场的属性 | 第24页 |
| ·停车场的分类 | 第24页 |
| ·停车指标 | 第24-29页 |
| ·国家相关规范 | 第24-25页 |
| ·国内外停车指标研究 | 第25-29页 |
| 第三章 城市旧居住小区静态交通现状问题的调研 | 第29-38页 |
| ·调研的对象、方法及内容 | 第29页 |
| ·调研的对象 | 第29页 |
| ·调研的方法及内容 | 第29页 |
| ·调研情况 | 第29-32页 |
| ·现场调研实例 | 第29-31页 |
| ·访谈情况 | 第31-32页 |
| ·问卷调研情况 | 第32页 |
| ·调研结果统计与分析 | 第32-38页 |
| ·静态交通的问题及分析 | 第32-35页 |
| ·停车特征分析 | 第35-38页 |
| 第四章 城市旧居住小区静态交通的改造 | 第38-59页 |
| ·静态交通改造的理论依据 | 第38-39页 |
| ·旧居住小区停车需求预测 | 第39-43页 |
| ·影响停车需求预测的因素 | 第39页 |
| ·停车需求预测原则 | 第39-40页 |
| ·停车需求预测 | 第40-43页 |
| ·静态交通布局研究 | 第43-47页 |
| ·机动车的停车布局 | 第43-44页 |
| ·机动车布局的主要原则 | 第44-45页 |
| ·集中停车场(库)的规模与服务半径 | 第45-46页 |
| ·非机动车布局原则 | 第46页 |
| ·非机动车的停车布局 | 第46-47页 |
| ·旧居住小区静态交通改造模式的选择研究 | 第47-52页 |
| ·静态交通改造的模式 | 第47-50页 |
| ·静态交通改造模式的选择分析 | 第50-52页 |
| ·静态交通改造的相关内容研究 | 第52-57页 |
| ·静态交通改造的经济性 | 第52-54页 |
| ·静态交通改造与环境景观 | 第54-56页 |
| ·静态交通改造与动态交通 | 第56-57页 |
| ·完善制度和管理措施 | 第57-59页 |
| ·城市政策层面 | 第57-58页 |
| ·管理层面 | 第58-59页 |
| 第五章 安居苑静态交通改造实例 | 第59-63页 |
| ·小区概况 | 第59页 |
| ·静态交通现状及问题 | 第59-61页 |
| ·现状停车分析 | 第59-60页 |
| ·主要存在的问题 | 第60-61页 |
| ·现状交通组织 | 第61页 |
| ·静态交通的改造 | 第61-63页 |
| ·停车布局 | 第61-62页 |
| ·改造措施 | 第62-63页 |
| 第六章 结语 | 第63-65页 |
| ·研究总结 | 第63页 |
| ·进一步工作方向 | 第63-6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| 附录 A 旧居住小区停车问题调查问卷表 | 第68-69页 |
| 附录 B 调研小区相关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69-70页 |
| 后记或致谢 | 第70-71页 |
|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