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基础医学论文

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调节机制的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2页
符号说明第12-14页
第一章 引言第14-29页
 第一节 VEGF概况第14-17页
 第二节 VEGF在肿瘤中的作用第17-21页
 第三节 VEGF靶向治疗第21-26页
 第四节 HIF-1可以上调VEGF转录第26页
 第五节 FHL1与Smad4与VEGF信号通路第26-27页
 第六节 MARKI简介第27-29页
第二章 FHL1与Smad4协同抑制VEGF信号通路第29-50页
 第一节 实验材料第29-32页
     ·菌株与细胞株第29页
     ·质粒第29页
     ·常用分子生物学试剂盒第29-30页
     ·细胞培养试剂第30页
     ·其他分子生物学试剂和化学试剂第30页
     ·抗体第30页
     ·主要实验仪器第30-32页
 第二节 实验方法第32-42页
     ·重组质粒构建与鉴定第32页
     ·siRNAs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哺乳动物细胞的转染第33页
     ·荧光素酶活性测定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实时定量PCR分析(Real-time)PCR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利用PCR扩增基因片段第35-36页
     ·限制性内切酶消化DNA片段第36页
     ·琼脂糖凝胶电泳第36-37页
     ·DNA片段的胶回收第37-38页
     ·DNA的连接反应第38页
     ·大肠杆菌的制备第38页
     ·大肠杆菌的转化第38-39页
     ·重组子的筛选第39页
     ·质粒提取第39-40页
     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(ELISA)第40-41页
     ·Western blot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·肿瘤细胞体外传代培养及保种第42页
 第三节 实验结果第42-48页
     ·FHL1与Smad4协同抑制VEGF启动子活性第42-43页
     ·敲低FHLl与Smad4协同增强VEGF启动子活性第43-45页
     ·FHL1与Smad4协同抑制VEGF启动子活性第45-46页
     ·FHL1与Smad4协同抑制VEGF表达第46-48页
 第四节 讨论第48-50页
第三章 MARK1对VEGF信号通路的调节第50-77页
 第一节 实验材料第50-54页
     ·菌株与细胞株第50页
     ·质粒第50页
     ·引物第50-51页
     ·常用分子生物学试剂盒第51-52页
     ·细胞培养试剂第52页
     ·其他分子生物学试剂和化学试剂第52页
     ·抗体第52页
     ·主要实验仪器第52-54页
 第二节 实验方法第54-65页
     ·重组质粒构建与鉴定第54-55页
     ·哺乳动物细胞的转染第55页
     ·荧光素酶活性测定第55-56页
     ·实时定量PCR分析(Real-time)PCR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  ·利用PCR扩增基因片段第57-58页
     ·限制性内切酶消化DNA片段第58页
     ·DNA片段的胶回收第58-59页
     ·DNA的连接反应第59页
     ·大肠杆菌的制备第59-60页
     ·大肠杆菌的转化第60页
     ·免疫共沉淀第60页
     ·免疫组化染色第60-61页
     ·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第61-62页
     ·免疫组化染色第62-64页
     ·细胞免疫焚光染色第64-65页
 第三节 实验结果第65-76页
     ·筛选与VEGF启动子结合的转录因子第65-66页
     ·Mark1在不同乳腺癌细胞系中的内源表达第66页
     ·构建VEGF系列启动子第66-67页
     ·过量表达Mark1可以抑制VEGF-LUC的活性第67-69页
     ·过量表达Mark1可以抑制VEGF启动子的活性第69-70页
     ·Mark1与VEGF启动子结合序列的定位第70-71页
     ·Mark1在细胞内定位第71-73页
     ·Mark1系列突变体的构建第73页
     ·Mark1抑制VEGF区域的定位第73-74页
     ·Mar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第74-76页
 第四节 讨论第76-77页
第四章 结论第77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6页
致谢第86-87页
附录第87-100页
个人简历第100-101页

论文共10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MFFP的构建及其对T2DM及血栓并发症模型小鼠的疗效学研究
下一篇:颈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与脑功能磁共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