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考的画卷--彭燕郊与绘画艺术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绪论 | 第8-12页 |
第一章 彭燕郊与绘画的渊源 | 第12-22页 |
·彭燕郊涉及绘画作品统计 | 第12-16页 |
·涉画诗与绘画诗 | 第12-14页 |
·诗论与随笔 | 第14-16页 |
·来自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 | 第16-19页 |
·个人喜好与家庭熏染 | 第17页 |
·与艺术家(画家)的交往 | 第17-19页 |
·来自传统文艺观与中西现代诗人的影响 | 第19-22页 |
·传统文艺观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·艾青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·西方象征主义艺术家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彭燕郊艺术组诗中的诗与画 | 第22-32页 |
·绘画诗中的诗与画 | 第22-26页 |
·空白:意境的幽邃,思考的弧度 | 第22-24页 |
·抽象与具象:自然的图示,哲思的象征 | 第24-25页 |
·想象与沉默:诗性的合奏,精神的契合 | 第25-26页 |
·音乐诗、舞蹈诗的绘画美 | 第26-32页 |
·彩色的譬喻:音乐、舞蹈形象的绘画美 | 第26-28页 |
·动态的展示:化美为媚 | 第28-29页 |
·场景的描绘:效果的形象化 | 第29-32页 |
第三章 思考的美与绘画元素 | 第32-48页 |
·色彩:情感的表征,思考的渊薮 | 第32-38页 |
·色彩构成与自然状态的映照 | 第33-35页 |
·色彩搭配与生命状态的印证 | 第35-36页 |
·色调倾向与生命情感的暗合 | 第36-38页 |
·光线:心灵的动静,思考的张力 | 第38-42页 |
·线条:意象的勾勒,思考的凭据 | 第42-45页 |
·结构:时空并置迭合,哲思的高致 | 第45-48页 |
结语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