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一、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二、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(一) 理论意义 | 第10-11页 |
(二) 实践意义 | 第11页 |
三、 文献综述 | 第11-16页 |
(一) 国内外关于过度教育概念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(二) 过度教育在我国是否存在的观点争鸣 | 第12-14页 |
(三) 对我国过度教育问题的研究 | 第14-16页 |
四、 过度教育概念的界定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我国过度教育的现状 | 第17-22页 |
一、 过度教育的判定标准 | 第17页 |
二、 过度教育的表现方式 | 第17-18页 |
三、 我国过度教育的表现 | 第18-22页 |
(一) 大学生社会地位尤其是经济地位普遍下降 | 第18-19页 |
(二) 大学生就业难及其高失业率 | 第19-20页 |
(三) 严重的“教育替代”现实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的现状 | 第22-35页 |
一、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估标准 | 第22-31页 |
(一) 高等教育质量的概念界定 | 第22-23页 |
(二)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概述 | 第23-29页 |
(三)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具体内容 | 第29-31页 |
二、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状况 | 第31-35页 |
(一) 高校的日益趋同化 | 第31页 |
(二) 师资力量不足 | 第31-32页 |
(三) 教学质量下降 | 第32-33页 |
(四) 大学生的“高学历低能力”以及就业难 | 第33页 |
(五) 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低满意度 | 第33-35页 |
第四章 高等教育质量与过度教育的关系 | 第35-39页 |
一、 高等教育质量对过度教育的影响 | 第35-38页 |
(一) 高等教育质量高低对过度教育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(二) 高等教育质量下降对过度教育的影响 | 第36-38页 |
二、 过度教育对教育质量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(一) 过度教育的现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的生源 | 第38页 |
(二) 过度教育的存在和蔓延将阻碍高等教育的提升 | 第38-39页 |
第五章 缓解过度教育的措施 | 第39-48页 |
一、 坚持内涵式发展,消除过度教育假象 | 第39-41页 |
(一) 深化校园文化建设,营造良好氛围 | 第39-40页 |
(二)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,卯足发展动力 | 第40页 |
(三) 提高高校生源质量,奠定良好基础 | 第40-41页 |
(四)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培养优秀教师 | 第41页 |
二、 调整高等教育结构,促进人才资源均衡发展 | 第41-44页 |
(一) 调整高校学科结构 | 第42页 |
(二) 重组高校课程结构 | 第42-43页 |
(三) 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| 第43-44页 |
三、 夯实特色优势专业,培植与社会发展需求相一致的专业人才 | 第44-45页 |
(一) 树立特色专业的理念和信念 | 第44-45页 |
(二) 与时俱进,适时调整专业建设方向 | 第45页 |
(三) 明确专业特色定位 | 第45页 |
四、 稳定高等教育规模,促进大学生就业 | 第45-48页 |
(一) 限定高等教育规模总量 | 第46页 |
(二) 调整高等教育规模结构 | 第46-48页 |
结语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