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微生物学论文

产蛋白酶霉菌的分离鉴定、蛋白酶基因cDNA克隆及产酶条件优化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9页
前言第9-10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0-19页
 1 蛋白酶第10页
 2 微生物蛋白酶第10-12页
   ·微生物蛋白酶来源第10-11页
   ·微生物蛋白酶的特点第11页
     ·真菌蛋白酶特点第11页
     ·细菌蛋白酶特点第11页
     ·病毒蛋白酶特点第11页
   ·微生物蛋白酶分类第11-12页
 3 瘤胃真菌研究进展第12-14页
   ·瘤胃真菌特点第12页
   ·瘤胃真菌作用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对蛋白质和淀粉的降解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对纤维素的降解第13页
   ·瘤胃真菌应用前景第13-14页
     ·优质真菌蛋白源第13页
     ·处理秸秆第13-14页
     ·遗传修饰第14页
     ·转基因第14页
 4 米曲霉研究进展第14-17页
   ·米曲霉特性第14页
   ·米曲霉的应用第14-17页
     ·用于饲料加工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用于食品加工第15-17页
     ·发酵曲酸第17页
     ·用于酿酒第17页
 5 响应面分析法第17-19页
第二章 产蛋白酶菌的分离、鉴定第19-35页
 1 引言第19页
 2 材料与方法第19-26页
   ·材料第19-21页
     ·样品来源第19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第19-20页
     ·主要试剂与试剂盒第20页
     ·仪器与设备第20-21页
   ·方法第21-26页
     ·菌株的分离纯化第21页
     ·初筛第21页
     ·复筛第21页
     ·酶活力测定第21-23页
     ·菌株鉴定第23页
     ·形态鉴定第23页
     ·18S rDNA 鉴定第23-26页
 3 结果与分析第26-33页
   ·产蛋白酶菌的分离第26页
   ·初筛第26-27页
   ·复筛及酶活测定第27-28页
   ·形态鉴定第28-29页
   ·分子鉴定第29-33页
     ·基因组电泳结果第29页
     ·18S rDNA PCR 扩增第29-30页
     ·PCR 片段胶回收第30页
     ·菌液 PCR 验证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序列分析第31-33页
 4 讨论第33-34页
   ·菌株的分离、鉴定第33-34页
   ·菌株基因组 DNA 提取第34页
 5 小结第34-35页
第三章 蛋白酶基因的 cDNA 克隆第35-46页
 1 引言第35页
 2 材料与方法第35-38页
   ·材料第35页
     ·样品第35页
     ·仪器与设备第35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35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第35页
   ·方法第35-38页
     ·引物设计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提取总 RNA第36页
     ·cDNA 第一链合成第36-37页
     ·cDNA 片段扩增第37页
     ·PCR 片段回收第37页
     ·目的片段的连接与转化第37页
     ·菌液 PCR 检验第37页
     ·基因序列分析及蛋白质结构预测第37-38页
 3 结果分析第38-44页
   ·RNA 的提取第38页
   ·cDNA 片段扩增第38-39页
   ·PCR 胶回收片段第39页
   ·菌液 PCR 鉴定第39页
   ·基因序列分析及蛋白质预测第39-44页
     ·Npi 基因序列及氨基酸分析第39-42页
     ·Alp 基因序列分析及氨基酸预测第42-44页
 4 讨论第44-45页
 5 小结第45-46页
第四章 产酶条件优化第46-57页
 1 引言第46页
 2 材料与方法第46-47页
   ·材料第46-47页
     ·主要实验试剂第46页
     ·实验仪器第46-47页
   ·方法第47页
     ·单因素试验第47页
     ·响应面法优化设计试验第47页
     ·数据分析第47页
 3 结果与分析第47-55页
   ·单因素试验第47-49页
     ·接种量对菌株 A18 产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第47-48页
     ·温度对菌株 A18 产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  ·时间对菌株 A18 产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第49页
   ·响应面试验分析第49-55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计结果第49-51页
     ·两因素对蛋白酶活性的响应面分析第51-55页
   ·验证试验第55页
 4 讨论第55-56页
   ·单因素试验第55-56页
   ·响应面试验第56页
 5 小结第56-57页
全文总结第57-58页
展望第58页
本文的创新点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6页
致谢第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
下一篇:高产细菌素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相关基因的克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