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7页 |
前言 | 第7-11页 |
一、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7-8页 |
二、文献综述及研究成果回顾 | 第8-9页 |
三、研究思路、方法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| 第11-22页 |
·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 | 第11-16页 |
·马克思提出“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”基本原则的思想历程 | 第11-14页 |
·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 | 第14-15页 |
·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 | 第15-16页 |
·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| 第16-22页 |
·毛泽东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---培养“德智体”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“新人” | 第16-17页 |
·邓小平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---塑造人,全面提升人的素质 | 第17-19页 |
·江泽民提出,通过提升人的素质,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| 第19-20页 |
·科学发展观第一次明确了人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---坚持以人为本,必须把人的全面发展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人的全面发展 | 第22-27页 |
·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与基本内涵探析 | 第22-24页 |
·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 | 第22-23页 |
·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| 第23-24页 |
·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内涵和实质 | 第24页 |
·人的全面发展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立足点和归宿 | 第24-25页 |
·人的全面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新的要求 | 第25-26页 |
·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改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和途径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其分析 | 第27-32页 |
·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走向 | 第27-29页 |
·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9-32页 |
·素质教育的形式化、表面化,违背“人的全面发展”的目标 | 第29页 |
·教育评价机制的机械化、教条化 | 第29-30页 |
·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联系和衔接较弱 | 第30-31页 |
·高校缺乏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| 第32-40页 |
·创新教育理念 | 第32-34页 |
·“以人为本”的理念 | 第32-33页 |
·“学会学习、学会生活”的理念 | 第33页 |
·重视人文素质教育、突显科技道德教育、广泛深入开展可持续发展战略教育 | 第33-34页 |
·改进教学方法 | 第34-35页 |
·改进和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| 第35-36页 |
·建立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 | 第35-36页 |
·改革和完善人才评价的方式和手段 | 第36页 |
·积极推进学生学习考试方式的改革 | 第36页 |
·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的建设 | 第36-37页 |
·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角下,深圳南方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| 第37-40页 |
结论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