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扎根理论的跨国公司在华企业中隐性知识管理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·拟创新点 | 第14页 |
·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| 第14-17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论文框架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7-36页 |
·隐性知识的概念和分类 | 第17-23页 |
·隐性知识概念的提出 | 第17-18页 |
·隐性知识的概念和内涵 | 第18-21页 |
·隐性知识的分类 | 第21-22页 |
·隐性知识的结构和层次 | 第22-23页 |
·企业隐性知识的识别 | 第23-28页 |
·企业隐性知识识别的概念和内容 | 第23-24页 |
·企业隐性知识识别指标体系 | 第24-25页 |
·企业隐性知识识别的方法和模型 | 第25-28页 |
·企业隐性知识的管理 | 第28-32页 |
·隐性知识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| 第28页 |
·隐性知识管理的SECI模型 | 第28-30页 |
·隐性知识管理的硬件工具 | 第30-32页 |
·跨国公司隐性知识管理 | 第32-36页 |
·跨国公司隐性知识的获取 | 第32-33页 |
·跨国公司隐性知识转移 | 第33-36页 |
第3章 跨国公司在华企业中隐性知识的管理 | 第36-58页 |
·研究设计 | 第36-38页 |
·研究方法——扎根理论 | 第36-37页 |
·软件选取 | 第37-38页 |
·资料收集 | 第38-41页 |
·研究过程 | 第41-50页 |
·创建项目 | 第41-42页 |
·开放式编码 | 第42-46页 |
·主轴编码 | 第46-48页 |
·选择性编码 | 第48-49页 |
·模型建立 | 第49-50页 |
·研究结果分析 | 第50-58页 |
·个人层面 | 第50-51页 |
·团体层面 | 第51-52页 |
·组织层面 | 第52-54页 |
·外部层面 | 第54-55页 |
·模型分析 | 第55-58页 |
第4章 隐性知识管理启示及管理策略 | 第58-65页 |
·隐性知识管理的意义 | 第58页 |
·隐性知识管理的障碍因素分析 | 第58-60页 |
·隐性知识管理策略 | 第60-65页 |
·个人隐性知识管理策略 | 第60-61页 |
·团队隐性知识管理策略 | 第61-62页 |
·组织隐性知识管理策略 | 第62-63页 |
·外部隐性知识管理策略 | 第63-65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65页 |
·研究局限性 | 第65-66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