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20页 |
·相关概念 | 第12-14页 |
·暴力犯罪 | 第12页 |
·危险性 | 第12-13页 |
·内隐攻击性 | 第13页 |
·内隐友好倾向 | 第13-14页 |
·内隐联想测验(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,简称 IAT) | 第14页 |
·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4-18页 |
·国内外学者关于暴力型罪犯个性特征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关于暴力犯危险性评估的研究综述 | 第15-17页 |
·关于内隐友好倾向的研究综述 | 第17-18页 |
·问题提出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研究构想 | 第20-24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2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20-21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20-21页 |
·实践意义 | 第21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2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1-24页 |
·访谈法 | 第21-22页 |
·实验法 | 第22-24页 |
第3章 暴力犯危险性评估问卷的编制 | 第24-38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2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4-27页 |
·被试 | 第24页 |
·材料 | 第24页 |
·程序 | 第24-26页 |
·数据的统计处理 | 第26页 |
·测量误差的控制 | 第26-27页 |
·研究结果与分析 | 第27-36页 |
·暴力危险性评估初测问卷编制 | 第27-28页 |
·初测问卷测查结果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| 第28-33页 |
·正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| 第33-36页 |
·分析与讨论 | 第36-37页 |
·初测量表的编制过程 | 第36页 |
·初测问卷的维度构想 | 第36-37页 |
·正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| 第37页 |
·结论 | 第37-38页 |
第4章 暴力犯内隐友好倾向的启动实验 | 第38-44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3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8-41页 |
·被试 | 第3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8-40页 |
·实验设计 | 第40页 |
·实验程序 | 第40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40-41页 |
·结果 | 第41页 |
·讨论 | 第41-42页 |
·结论 | 第42-44页 |
第5章 内隐友好倾向对内隐攻击性抑制的研究 | 第44-50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4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4-46页 |
·被试 | 第44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44页 |
·实验设计 | 第44-45页 |
·实验程序 | 第45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45-46页 |
·结果 | 第46页 |
·讨论 | 第46-48页 |
·结论 | 第48-50页 |
第6章 总讨论 | 第50-52页 |
第7章 总结论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8页 |
附录 | 第58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