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一、绪论 | 第10-15页 |
(一) 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(二)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(三)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3页 |
1. 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2.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(四) 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3-15页 |
二、定向增发与企业业绩的文献回顾 | 第15-25页 |
(一) 国外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 | 第15-18页 |
1. 关于定向增发短期公告效应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2. 关于折价发行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3. 关于定向增发后长期业绩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(二) 国内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 | 第18-23页 |
1. 关于定向增发动因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2. 关于增发短期公告效应的研究 | 第19-21页 |
3. 关于折价发行的研究 | 第21-22页 |
4. 公开增发长期业绩及定向增发长期市场业绩的研究 | 第22-23页 |
(三) 文献小结 | 第23-25页 |
三、定向增发理论研究 | 第25-31页 |
(一) 定向增发的界定 | 第25页 |
1. 定向增发概念 | 第25页 |
2. 定向增发程序 | 第25页 |
(二) 我国证券市场上定向增发的特点 | 第25-27页 |
1. 定向增发新股要求的硬性条件低 | 第25-26页 |
2. 发行具有较大弹性 | 第26页 |
3. 定向增发新股融资操作程序简便 | 第26页 |
4. 定向增发新股定价方式较为灵活 | 第26-27页 |
5. 定向增发新股的审核程序简单 | 第27页 |
(三) 相关的理论假说 | 第27-31页 |
1. 监管假说 | 第27-28页 |
2. 承销机构公证假说 | 第28页 |
3. 比较发行成本假说 | 第28-29页 |
4. 流通成本假说 | 第29页 |
5. 信息不对称假说 | 第29-31页 |
四、定向增发与企业财务业绩的实证研究 | 第31-42页 |
(一)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| 第31页 |
(二) 变量选择 | 第31-33页 |
(三) 提出假设 | 第33-34页 |
(四) 描述性统计 | 第34-42页 |
1. 被解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| 第34-35页 |
2. 解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| 第35-36页 |
3. 分组检验 | 第36-38页 |
4. 回归结果分析 | 第38-42页 |
五、研究结论和建议 | 第42-47页 |
(一) 研究结论 | 第42-43页 |
(二) 相关建议 | 第43-46页 |
1. 明晰国有股产权,建立股权制衡机制 | 第43页 |
2. 进一步鼓励专业机构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 | 第43-44页 |
3. 加强我国资产评估制度建设,保证资产注入质量 | 第44页 |
4. 加强对募集资金使用的监管 | 第44-45页 |
5.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| 第45-46页 |
(三) 本文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| 第46-47页 |
注释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51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